南京江北跻身国家级新区 释放出多种民生利好

04.07.2015  11:49

  江北新区的总体规划方案还未公布,但早在2013年,国家批准的《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就提出,包括南京在内的整个苏南地区要为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示范,并提出要以潜力较大的江北新区通过转型发展整体提升南京的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由此看出,江北的城市功能和服务配套将得到跳跃式提升。

  率先开建国际医院

  没有公立三级甲等医院,老百姓有大病都要过江到主城区大医院就诊,时间、精力、经济都吃不消。随着“国家级”江北新区出笼,这种局面将得到改观。据六合区卫生局副局长刘金良介绍,目前六合区共有3家二级医院,床位数总共才有1400张,经常是一床难求。此次,他们将以建设“国家级”江北新区为契机,大力引进人才、设备、管理等,以六合区人民医院为基础,打造一家拥有1000-1500张床位、10万平方米规模的三甲大医院,同时建设六合区中医院,力争其进入三甲水平。

  拥有近80万人口的浦口区,医疗资源也相对缺乏,目前全区只有6家二级综合性医院,1家二级中医院。各级医疗机构设置床位共2266张,每千人拥有床位数3.09张,远低全市常住人口每千人拥有的5.1张医疗床位。医疗条件最好的浦口区中心医院只有540张床位。

  浦口区卫生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也提出了雄心勃勃的“12311”计划:“1”,省、南京市、区三级政府联手在七里桥社区,打造1个“小综合大专科”,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健康服务社区。“2”,把现有的浦口中心医院打造成三甲规模的医院;另外,区与南医大合作建设的桥北综合性医院,按照三级综合性医院硬件标准建设,占地面积140亩,设置床位1000张,预计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3”,打造3个专科医院,即浦口中医院、浦口脑科医院、浦口妇幼保健院。另外,在浦口地区,已经开工建设浦口新城国际健康服务社区核心区域的医学中心,目前正在抓紧进行基本建设,设置床位1800张。江北有8家医院都列入改扩建计划。记者了解到,江北有望率先建设国际医院,提升南京整个医疗服务层级。

  教育布局先行

  “国家级新区加上有望过江免费,两大利好叠加,来江北居住的人将越来越多,相应的教育资源必须跟上。”南京市六合区教育局局长王谷权介绍,这两年六合加快了教育布局进度,今年就将推进5所幼儿园建设,力争9月1日开园招生。按照省优标准新建7所幼儿园,新建改扩建7个农村办园点。“这些幼儿园要向省、市优质园看齐。”王谷权说。

  南京市教育局局长吴晓茅透露,“根据江北新区规划,将按照相关标准足额配置幼儿园和中小学,区里的计划暂时还没有报上来,具体的规划内容还在考察和制定中。”规划未出台,但有些要求江北今年就要达到,比如2015年确保教师交流比例达15%,全年计划投入资金9000万元,新建15个工程建设项目。

  教育硬件的现代化,江北要走在前面。比如,六合将打造公交与校车两个学生交通支撑平台;改造升级10-15所学校的监控,实现幼儿园门禁系统全覆盖。

  在江北的两年特殊学校将得到保留,结合国际社区的需要,江北有望规划建设两年国际学校。

  建设最密集的路网

  从江边到老山的中央大道,是一条担当核心中轴的景观大道,也是充分体现公交优先的交通主干道,这条主干道将在每隔一、两百米就串联一条支路,形成南京最密集的路网,充分体现江北新城不唯高、大、上,而是处处以人为本,为市民出行提供便利。

  此外,南京旅游委表示,江北新区整体的旅游规划还未提上议事日程,但已有发展江北旅游的初步设想,现在的浦口区将成为江北休闲旅游的重点区域。

  长江之滨的绿水湾国家湿地公园是旅游的重点项目。绿水湾位于浦口南岸、江心洲以北,是长江上的一座小岛,面积15平方公里,规划中的长江五桥将跨岛而过。早在2007年,湿地就获批成为国家级湿地,后因投资巨大等问题,一直未全面启动建设。据透露,随着江北新区的建设,绿水湾有望成为与杭州西溪湿地比肩的城市旅游休闲景点。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