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辞典》昨首发

08.12.2014  12:35
  《南京大屠杀辞典》昨首发

  是世界首部南京大屠杀研究辞书

  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首个国家公祭日来临之际,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世界上首部以南京大屠杀专史为内容的辞书《南京大屠杀辞典》,昨在南京首发。当天,包括《第21次是国家公祭》、《南京保卫战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说》、《血腥恐怖金陵岁月》等在内的5本新书同步首发。

  《南京大屠杀辞典》(第一卷)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单位组织国内外60余位专家编写,是世界上首部以南京大屠杀专史为内容的辞书,也是一部兼具学术和科普双重功能的工具书。整套图书收录词条8000多条,200多万字。当天面世的首卷本共40余万字,出版前后历时4年。

  记者看到,首卷本在近400页的篇幅内,主要记录的是南京大屠杀发生前的历史,细分为历史背景、日机轰炸下的南京、日军攻击南京、南京安全区及其难民营成立、南京保卫战、南京沦陷等6类,在6大类之下,又以词条的形式收录词条2600多条,包括事件、人物等等。

  如在日机轰炸南京与南京空战分类下,针对私人的损失,一条词条记录的是市民杨方氏的损失:“杨方氏等财物位于南京建康路347号。9月26日,杨方氏等的楼、平房8间及房内器具、衣服被日军飞机炸毁。其损失以购置时银元计,共3300元。

  “早在南京大屠杀史研究还属冷门的时候,以日本右翼为代表的势力就公然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史实,但是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研究没有停止,反而越来越热门,出现了空前繁荣……”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前研究员戚厚杰认为,大量图书的出版,标志着国内的南京大屠杀的学术研究,已经不断走向深入和成熟。

  当天首发的《南京保卫战史》由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宅巍撰写,是大陆首部以南京保卫战为题材的专史著作。据作者孙宅巍现场介绍,该书最大的特色在于,首先将南京保卫战放入了整个抗日战争的宏观视野中考量。

  江南时报记者刘浩浩/文秦怀珠/摄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