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升级后首次亮相 震撼世人

14.12.2017  14:48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结束后,参加国家公祭的各界代表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该展览历经一年改造首次震撼亮相,14日正式对公众开放。8大板块、2000多张照片、900余件文物,大量史实宏观微观兼具,可“触碰”可对话,南京大屠杀这一人类浩劫以全人类共同记忆的形式再次震撼世人,也激起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坚守和捍卫。

        适应新需求,十年来的全面改陈布展

        进入展厅,迎面的黑色石板上用中、英、日三种文字书写着展览主题——南京大屠杀史实展。“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铁的历史事实,决不允许否认和歪曲。”解说员如是讲述。

        经过由1万多盒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组成的档案墙拾级而下,来到《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序厅,只见满天星光下,“遇难者300000”赫然在目。序厅墙上悬挂着1213张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照片。

        这面照片墙是工作人员根据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名录,按当年的户籍档案找到的幸存者当时的形象,其中,黑白的照片是已去世的幸存者,大一点的彩色照片灯箱,是截至今年9月30日登记在册健在的幸存者。就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前夕,83岁的佘子清老人和100岁的管光镜老人相继离世。照片墙上,他们的灯箱也相应熄灭。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已不足百人。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告诉记者,原来的基本陈列《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自2007年12月13 日开放距今已10年,其展示内容、展陈手段等已无法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展厅设备老化、展具陈旧等问题无法满足常年650万-800万人次大流量观众的接待,亟须进行陈列改造。按照博物馆每5年进行一次局部改陈布展、每10年进行一次全面改陈布展的惯例,纪念馆今年进行全面改陈布展工作。

        据统计,原展览中文文字量近8万字,图片3500多张,文物3000多件,音像140多部。新的展览共展出各类照片2000余张,文物 900余件,其中一级文物170多件;同时,改造升级后的《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力求充分吸收新成果和新展品,将10年来新征集的文物、史料、图片充实到展览中。

        增“人类记忆”主题,多用第三方史料

        拾级而下,左侧是一面巨大的档案墙,分类摆放1万多盒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个性化档案资料,有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幸存者的个人档案,也有加害方日本老兵的个人档案,还有第三方证人即外籍人士的档案。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档案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表明南京大屠杀从中国记忆上升到世界记忆,成为全球共同的世界遗产,世界范围内人们对这段历史认知取得共识。张建军介绍说,在尊重和突出原有主题“南京大屠杀史实”基础上,增加“人类记忆”主题,体现南京大屠杀历史从个人记忆到城市记忆、国家记忆,再到世界记忆的历史进程。

        值得关注的是,展览大量运用第三方视角,尤其增加日方和第三方人证、物证的展示,揭露日军在南京制造的大屠杀罪行,加强展览说服力。“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自始至终都有外籍人士亲历、亲闻。他们以第三方的公正立场,记录并报道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张建军说。

        微观呈现,还原摧残无辜生命的惨烈

        展厅中的“12秒”流星装置让人驻足凝视。每隔12秒就听到一颗流星从高空坠落的声音,这意味着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每隔12秒就会有一条生命消逝,缓缓呈现又消失的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姓名。这是用速度概念的独特方式,向世人表达对逝者的缅怀。

        除了注重史料的补充完善,《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更加注重微观呈现,以人为本。在证言墙上,大量亲历者的证言证词,让观众仿佛能触摸到当年的历史。

        馆中江东门集体屠杀遇难者的“遗骨坑”原址,采用“黑匣子”的展陈方式,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同时也寓意着打开历史之匣,发现历史真相。

        在“黑匣子”的一侧,是画家李自建创作的油画《屠·生·佛——南京大屠杀》。画面中心死难者尸体堆积如山,像一面血肉筑成的城墙,令人震撼,难以忘怀。

        黑暗中的人道光芒,致敬国际友人

        南京大屠杀期间,20多位外籍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南京,利用其中立国国民等特殊身份,在南京建立安全区,设置难民收容所,德国人约翰·拉贝先生被推选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与其他国际安全区委员会成员一起,拯救了20多万中国难民。

        在展厅里,安全区域板块的灯光最为明亮,象征着黑暗中的一抹温暖。在这里,设有约翰·拉贝、约翰·马吉、明妮·魏特琳等3位外籍友人的雕像。

        纪念馆讲解员宁伟恒说,南京大屠杀期间,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成为妇女和儿童的庇护所,最多时收容了1万多人。正如雕塑表现的那样,魏特琳多次张开双臂挺身在前,“像母鸡保护小鸡一样”保护难民。由于长时间精神高度紧张,魏特琳得了严重的精神忧郁症,回美国后在家中打开煤气自杀。她留下遗嘱: “如果我还有一条生命,仍然会为中国人服务。

        80年前,美国牧师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用一台16毫米摄影机秘密拍摄日军暴行画面、受害人在鼓楼医院接受救治的场面,留下珍贵的历史影像。展陈中的这台摄影机及胶片,就是约翰·马吉当时使用的原件。

        观众互动区域,“命运共同体”感受鲜明

        3年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代表夏淑琴老人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走上公祭台,为国家公祭鼎揭幕。今年,她已88岁,精神依然矍铄。为了向后人揭示历史真相,去年,纪念馆为夏淑琴录制10多个小时的影像,以便将证言永久保存。在展览的交互式证言区,观众可以通过全息影像和夏老对话交流。

        在互动中,观众不仅被铁证的史实震撼,“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感受也越发鲜明。英国考文垂市市长托尼·西博看完展览后,被深深震撼。他说, “考文垂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受害最深的城市,德国飞机对这个城市进行了10小时的轰炸,巨大的爆炸声让整座城市地动山摇,全城被夷为平地,死伤无数。80年前,南京遭受日军侵略的浩劫,无数无辜民众遭受劫难。两座城市有着共通的记忆连接。都是人类的浩劫、对文明的摧残和涂炭!记住历史,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对和平的捍卫,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沈峥嵘)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