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下关电厂大烟囱明天爆破拆除 有105年历史

18.06.2015  10:37

下关电厂烟囱爆破前和试爆破现场

修缮完毕的小红楼

   南京下关电厂大烟囱明天爆破拆除 

  周边居民也将提前疏散;电厂搬迁后烟囱曾试图“二次就业”,但未能成功 

  昨天下午4点,一声巨响,南京下关发电厂150米高的烟囱,腰部瞬间被“”出了一个方形的洞。这是一次试爆,正式的爆破将在明天下午3点半开始。 

  据了解,下关电厂已经有105岁了,曾作为民国的首都发电厂。厂内这座烟囱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但随着电厂整体从城里外迁,这座烟囱已再无用武之地,不得不爆破拆除。该地块上也将建起文化娱乐设施。                  爆破拆除 

  下关电厂大烟囱将整体定向爆破 

  昨天下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京中山码头,远远就能看到下关电厂的大烟囱,高耸入云。记者了解到,爆破的现场区域虽然住户不多,但建筑物比较多。 

  烟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重量约6600吨,底部直径18.4米。此次烟囱爆破钻孔1000多个,使用炸药200余公斤、雷管1400发、导爆管1500米。 

  此次爆破选用的方案是“高位切口,一次向西定向倒塌”,爆破切口位于烟囱15到20米位置。 

  烟囱附近就是望江楼、市海事局大楼等一批重要建筑,还有一些民国建筑。为了保护这些建筑不受到冲击,现场工作人员搭设好了4道防护“土堤”,每一道都有30米长,土堤上铺盖着竹篱笆。 

  除了4道“土堤”,在接近望江楼宾馆的位置,还垫高竖立了一道篱笆墙。 

  据了解,这些是减震堤和防冲堤,此外现场还有减震沟等,目的都是减少爆破时的震动,以及保护最近的建筑等。 

   清场三四千人,附近小学提前放学 

  记者在现场张贴的爆破公告上看到,爆破时间是明天下午3点30分至5点45分。 

  而这次整个警戒范围,就是在江边路、建宁西路、中山北路和郑和中路围合的约0.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而烟囱也基本处于这个方形区域的中心。 

  据南京市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综合处副处长蔡健介绍,6月19日的正式爆破,会采取更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其中,在四条道路围合的方形区域内,所有机关单位的人员车辆以及零星住户都要撤离。 

  爆破当天,会发出三次警戒信号,第一次是准备信号,15点30分开始;第二次是起爆信号,17点30分开始,持续两分钟;第三次是警戒解除信号。 

  据了解,在警戒开始后,街道社区人员还会再次提醒中山北路上的百合华府等小区住户,不要外出,不要在靠近烟囱一侧的地方观望,住户关闭煤气阀门。 

  天妃宫小学位于建宁西路上,距离烟囱只有百米左右,该校有师生2000名左右。记者从学校了解到,为了确保学生安全,19日学生们提前到14点20分放学。 

  据了解,届时整个清场人数为三四千人。 

   亲历试爆 

  一声闷响,灰石冲出30米外 

  昨天下午3点30分开始试爆。据南京市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综合处副处长蔡健介绍,试爆的威力比正式爆破小得多,用药量、打孔数都少,主要是为了检测爆破效果。因此,这次只是要求烟囱周围的核心区禁止入内,对其他区域人员不限制行动。 

  不过,在试爆期间,对江边路、建宁西路、中山北路实施了临时交通管制。 

  下午4点整,试爆开始。一个形似石块的物件,快速从脚手架边飞出来,紧接着,一大片烟雾冒出,随后才传来一声闷响。灰尘和石块形成了一片灰石浓雾,冲出30米外。随后记者赶到现场,发现在烟囱西侧腰部炸出了一个约三米宽四米高的“门洞”,令人惊讶的是,“门洞”切口很齐,好像用专业工具切割完成作业的。 

   市民疑问 

  大烟囱为什么不能保留呢? 

  规划部门:一直建议保留烟囱 

  记者采访了周围的市民发现,不少年纪大了的居民表示舍不得这个大烟囱。一位张大爷告诉记者,他是一位土生土长的“老下关人”,大烟囱在他们这一代人的眼里几乎成了下关甚至南京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原来以为会留作纪念,不会拆的,没想到来得这么突然。”张大爷感慨道。 

  记者从南京市规划局了解到,对于下关电厂地块,规划上烟囱所在地块是文化娱乐用地。规划局表示曾建议下关电厂保留建筑,作为工业遗存加以保护。下关电厂的烟囱虽然建于上世纪90年代,但其高150米,已经成为下关滨江商务区的一个标志性建筑,规划也一直建议保留烟囱。知情人士透露,去年7月,规划部门还曾打报告,建议保留电厂烟囱。 

   主管部门:拆除是出于多种考虑 

  据了解,在2006年及2010年都有报道称,相关部门明确表示,下关电厂搬迁,但烟囱会予以保留,还准备打造成新的地标,融入到商业规划中。 

  对此,下关滨江商务区管委会综合处副处长蔡健也表示,以前是听过这个说法,拆除烟囱是滨江商务区向市政府打了报告,市政府去年年底批准予以拆除。 

  蔡健说,未来下关滨江将打造成“南京外滩”。下关发电厂所在地块,也面临变身。电厂的文保目前做得差不多了,除了开设民国首都电厂遗址公园,中山北路576号民国建筑即俗称的“小红楼”,也得到了妥善保护。 

  而大烟囱并不属于文物,建设时间也就20多年。在2009年搬迁之前,电厂已经停产,停产期间烟囱不会进行维护。今年1月,南京市房屋安全鉴定处对烟囱进行了鉴定,烟囱外面有较多裂缝,存在碎块脱落等隐患。 

  根据规划,烟囱所在位置一半踩在新开道路上,一半用来做文化娱乐设施。“新开的道路拟定名为哈尔滨路,连接建宁西路和中山北路;剩下的一半地块,将成为滨江商务区的配套,可以开设书店、电影院等。”综合考虑,保留烟囱对于地块的利用会有影响。 

   专家:“小红楼”不会受爆破影响 

  东南大学教授周琦正在做《南京近代工业遗产》调研,“下关电厂有105年的历史,工厂本身很有历史故事。它曾经是首都电厂,其间,宋子文是董事长。” 

  2009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专家们对下关电厂进行了详细的普查,最终,中山北路576号的小红楼被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小红楼曾经是中山码头售票大厅,后来,作为下关电厂的办公楼使用。 

  目前小红楼已修缮完毕。烟囱爆破对小红楼有没有影响?据介绍,烟囱距离小红楼约300米,在烟囱的西南方。按照爆破方案,烟囱会往正西方向倒塌,不会往西南方倒塌。现场有减震、防冲、降尘等设施,对小红楼应该没有影响。 

   105岁下关电厂,曾经照亮南京城 

  下关发电厂始建于1910年,距今有105岁了。 

  下关发电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我国第一家官办公用电厂——金陵电灯官厂,1910年建成。 

  1911年冬,电灯官厂另两台100千瓦发电机组相继发电。连同南洋劝业会转让的1台4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该厂建立了两条输电线路:一条是西华门—新街口—中正街—白下路;另一条是西华门—大行宫—夫子庙,都用2.3千伏输出电压,直接向城中、城南区域供电,至此,市内电灯用户达800家之多。一个才拥有70多名员工的小厂,竟让半个南京城亮了起来。 

  1918年,金陵电灯官厂供电范围从城内延伸到下关的车站、码头和商埠地区,可以说,整个南京城都亮起来了。 

  1928年4月,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将本厂与分厂合并,更名为建设委员会首都电厂。周琦介绍说,作为首都电厂期间,时任首都电厂厂长是陆法曾,董事长则是宋子文,小红楼便是宋子文的办公地。 

  2009年,国家发改委核准电厂搬迁扩建计划。依照该计划,电厂迁往栖霞区靖安街道,批复的总投资为51.2亿元。电厂搬迁后,下关发电厂正式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