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一医院开展全麻儿童口腔治疗 系华东首家

30.03.2015  20:46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口腔医院获悉,该院正式对外开展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这是江苏乃至整个华东地区有医院“吃螃蟹”。专家告诉记者,以前低龄孩子补牙,不仅需要家长哄骗,甚至还有“五花大绑”的,现在有了全麻技术,让孩子做个游戏、吹个“气球”就睡觉了,浑然不觉地做完口腔治疗。专家提醒,这种手术必须经过严格的术前评估。

  现在预约手术可能要排半年

  省口腔医院副院长梅予锋说,儿童口腔全麻技术是使用麻醉药物(吸入气体或注射药物,或者二者联合应用),使儿童进入无意识状态,没有能力自主保持生理功能,如呼吸和保护性反射等,在严密的监护下,由训练有素的麻醉师和儿童口腔科医师共同完成口腔治疗。这项技术可以为儿童提供安全、有效的口腔治疗,消除焦虑和疼痛,利于对精神上、身体上或医学上不合作儿童的治疗。

  “北京、重庆、西安等地区,开展此技术的较多,华东地区我们是第一家。”梅予锋说。

  目前,省口腔医院才做了8名患儿,但是预约手术已经如潮水般涌过来,“现在预约的话,估计排上手术要等半年。”曹灵说,“我们也在想办法增加手术,满足更多患儿的需求。

  为什么运用这项技术的医院这么少?梅予锋说,这是一个观点的变化。以前很多家长认为乳牙不需要补,等孩子大了换牙,或者再想办法。随着低龄患儿就诊需求的增大,这项技术有了用武之地。当然,这也离不开麻醉药物以及技术的发展。

  全麻下是这么补牙拔牙的

  (1)患儿治疗前应保持身体状态良好。治疗的前一天应吃清淡食物,睡眠充足,排空大便。麻醉前需严格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

  (2)在预约治疗当日提前2小时到院,使患儿适应环境,家长签署治疗同意书及麻醉同意书。

  (3)以下情况应取消或延期手术: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口腔受伤或感染;正在服用影响凝血或伤口愈合的药物;检验结果明显异常。

  (4)吸入麻醉药物,数分钟出现浅睡眠后,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全程进行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

  (5)进行相关口腔治疗,过程中患儿四肢和头部适当固定,对角膜和口角注意保护,吸引注意防止误吞和误吸。

  (6)治疗结束后,待患儿呼吸、循环稳定后,留观2小时。

  这么小的孩子,牙不补行不行?

  既然补牙这么麻烦,而且孩子今后还要换牙,很多家长想着“算了不补了”,但是医生说,如果不补,问题会越来越严重,最后甚至伤及牙根。最重要的是,牙齿长不好,对颌面的发育影响很大。

  曹灵说,不少人都有“换牙不需要补牙”的错误观点。孩子5-12岁会经历一个换牙期,但不代表乳牙不用补。比如倩倩,才3岁,坏了18颗牙,必须补。因为孩子经常牙痛,牙龈发炎,咀嚼功能出现问题,最起码的吃饭都成问题。

  “术后回访,家长最高兴的是孩子吃饭香多了。这对孩子生长发育太关键了。”曹灵说。

  全麻会不会损伤智力?

  曹灵说,全身麻醉下药物在患者体内产生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使其进入意识消失的状态。这种抑制是可逆的或可控的,手术完毕患者逐渐清醒。从目前的权威研究来看,没有说全麻会导致损伤智力的结论。专家介绍,从国外学术刊物的研究成果看,做过全麻等手术的孩子,跟踪调查一直到长大成人,没有发现有影响智商等方面的情况。

  全麻下儿童牙病治疗首先吸入麻醉药物,数分钟出现浅睡眠后,采用静脉复合麻醉,这样可以免除因喉部肌肉松弛及舌后坠造成的气道梗阻,免除喉痉挛引起的窒息,防止治疗时误吸及呕吐的危险,是进行气道呼吸管理和进行控制呼吸的最好方法。患儿没有任何痛苦,一次性完成治疗。因配合度高,治疗效果相对更好。

  专家说,全身麻醉下行牙体治疗有很高的安全性,但不是说一点风险没有,这需要医生进行详细严密的监测以及对症处理。比如,术中并发症有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头晕、恶心呕吐、体温升高和术后疼痛。

  这种手术只适用于小小孩?

  省口腔医院的专家介绍,该手术没有年龄的限制。只不过现在更多倾向于小小孩,因为他们对口腔治疗容易有排斥心理。

  专家告诉记者,儿童对牙科治疗存在预期性恐惧,临床上有多数儿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合作,有些甚至表现出“顽固性抗拒”行为。对顽固抗拒儿童,如果放弃治疗,则会使乳牙失去治疗的机会,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但类似“五花大绑”以及使用开口器等强迫性治疗,会给儿童心理发展带来损伤,所以还是建议有条件选择全麻。

  5岁儿童平均每人

  有3.5颗龋齿

  倩倩的坏牙这么多,让医生感到惊讶。“一般孩子大概有20颗乳牙,这个女娃娃坏了18颗。”曹灵说,“我们最后判断,这与宝宝口腔卫生做得不好,以及遗传都有一定关系。

  曹灵说,10年前省口腔医院有5个医生专门看儿童齿科,患者数量“勉强吃饱”。现在科室里有12名医生,有时一天一个人能看40多号患儿。应该说,家长的保健意识提高了。

  江苏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率在70%左右,平均每人有3.5颗龋齿。另外,8岁儿童平均每人有一颗坏牙。

  为什么乳牙也会坏?有三个重要原因:

  一是很多宝宝喜欢晚上喝完奶再睡觉,奶粉偏甜,利于细菌滋生。二是吃饭速度太慢,一顿饭吃下来要一两个小时,有的孩子喜欢嘴里含着食物,食物残渣易发酵产酸,侵蚀牙齿而产生龋齿,导致细菌滋生。三是有孩子大量摄入糖分,喜食碳酸饮料。

  第一、二个原因可以通过刷牙来保护牙齿,而碳酸饮料则需要少食甚至谨慎食用。

  淮海路社区卫生中心牙科专家说,新生宝宝的口腔不需要频繁清洗,每次给宝宝喂完奶后,妈妈可以再给宝宝喝少量温开水,将口腔内残存的奶液冲入消化道,以免食物滞留在口腔中,引起病菌繁殖。一岁左右的宝宝,可以用专用的硅胶牙刷配合可吞食的牙膏来清洁口腔。2到3岁时可选用小朋友专用的小头牙刷刷牙。

  3岁女娃娃不配合治疗

  “孩子18颗牙都不行了,有的已经烂到牙根了。”3岁女娃娃倩倩(化名)的牙齿状况,让她妈妈很担忧。最没辙的是,倩倩到了医院就哭,看见医生就紧闭嘴唇。“医生说这个补牙手术少说也要几个小时,宝宝不配合,就做不起来。”倩倩妈妈说,看了多家医院,都不敢治疗。

  “以往有家长按住小孩身体、护士使用开口器,强制打开孩子口腔进行治疗,但目前已很少使用。”省口腔医院的专家说,也有医院让孩子吸一点笑气,但笑气只能让孩子镇静,不是全麻,孩子镇静后,大脑仍然是清醒的。这个方法只适用于有部分自控能力、轻度牙科恐惧症的患儿。如果孩子不合作,也没效果。

  因为孩子太小,强迫治疗容易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更加拒绝治疗。医生说,孩子不配合治疗,有可能导致口腔软组织损伤,容易引起误吸、误咽等严重后果。

  吹个气球,问题解决了

  上周,倩倩成为省口腔医院全麻下实施口腔治疗的第8名患儿。

  尽管倩倩看上去还是有点紧张,但这一次医生拿出一个形似橄榄球的蓝色“气球”。“来,小朋友,先吹个气球,看看你厉不厉害,把气球吹大。”省口腔医院麻醉科主任孙强说。倩倩吹了不到1分钟,就渐渐睡着了。

  “这其实不是真的气球,而是一个皮囊,里面装的是七氟烷,麻醉药物的一种。”孙强介绍。

  医生迅速给倩倩静脉给药,这是为了维持麻醉剂量,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3个半小时后,倩倩的蛀牙全部用树脂材料补齐,并戴上套子固定好。“如果是以前的方法,孩子不配合的话,3个半小时的手术,是根本没办法做下去的。”省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副主任医师曹灵说。(刘峻 杜翔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