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头版):聚焦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系列报道之五:融入全球,构筑开放创新的桥头堡

10.02.2015  19:35


  在世界经济的版图上,苏南地区作为我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开放型经济最活跃的板块之一,已成为令人不敢小觑的角色。
  引领时代之先,攀登创新之高,借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东风,苏南正紧紧把握世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整合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加快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自信地站在全球科技创新的潮头搏浪击水,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创新竞争的一支重要力量。
   全球融智,开放创新汇聚“最强大脑”
  
创新是智慧的竞技场。能否在抢占产业制高点中赢得主动,取决于集聚全球人才的能力。副省长、省科技厅厅长徐南平院士表示,创新不能闭门造车,统筹全球科技资源为我所用,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自主创新。
  诺贝尔奖得主来了、首席科学家来了、皇家院士来了、海归人才来了……近三年,苏南共引进高层次人才6万多名、创新创业团队1500多个,国家“千人计划”人才累计达442人,其中创业类189人,占全国27%以上。一批求贤若渴的企业初尝“最强大脑”带来的“产业甜头”。
  与猎头公司在欧洲小镇连喝70多天的咖啡,终于请来了铸造专家!常州恒立油缸得以不断填补国内空白,迅速成长为年销售12亿元的上市公司。镇江惠龙e通公司从全球汇聚一批“洋面孔”研发团队,打造全国性智能化货物运输集中配送电子商务平台。  
  China、Changzhou、Colani,被誉为21世纪达•芬奇的工业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为江南克拉尼现代设计院设计的“3C” LOGO充满着他圆润的设计风格。他曾为美国航天飞机、日本新干线列车、宝马等“高大上”产品进行创意设计。一袭白衣、白裤、白皮鞋,手腕上戴着为中国宇航员设计、中国企业制造的太空手表,克拉尼告诉记者,他先后和润源经编等企业携手,最近正在开发一款可以织出地毯、墙纸、鞋子的新型经编机,用“创意+设计+技术+用户+商业”全流程创新,助力常州制造转型。
  将本土企业资源与外来创新资源“嫁接”。世界闻名的冷泉港实验室在美国以外的第一个分支机构——冷泉港亚洲,落户在苏州工业园区。冷泉港带来了什么?不只是每年举办20多场高端学术会议,更有全球各类顶尖生物医药的“金凤”飞来。“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成为我们的客户!”苏州金唯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廖国娟兴奋不已。短短两年,金唯智已成为北美DNA测序市场的第一品牌。
  在苏南,站在巨人肩膀上搞创新成为共识。麻省理工学院产业化科技园、中以(无锡)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无锡中欧国际技术转移中心、中俄(无锡)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平台落户无锡,国际高端科技合作多样化;常州重点开展与以色列、英国、德国等国的科技合作交流,中德创新中心、中以科技合作中心、中英科技桥、牛津大学ISIS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等机构落户,促进了全球科技资源与苏南创新需求的有效对接。
   双向互动,加速布局全球创新链
  
创新无国界。先人一步的苏南人,以不放过任何一次机遇的敏锐,感知新技术革命的律动。一批企业勇当全球产业链整合者,从国内市场的“小灵通”转型成为“全球通”。
  在昆山市陆家镇的好孩子集团总部,集团总裁宋郑还带着记者穿行在迷宫一般的样品区,演示令人眼花缭乱的童车,并谈起一则在飞机上谈成跨国收购的创新轶闻。在从洛杉矶到波士顿的飞机上,他和国际汽车座椅品牌cybex创始人马丁•珀斯一拍即合,好孩子掏出7000万欧元全资收购cybex品牌,聘用马丁•珀斯担任集团CEO。好孩子还花1.4亿美元收购美国顶级童车品牌evenflo,2014年外销翻了一番。目前,好孩子“年产”500多项专利,在波士顿、东京、昆山等设立了8个研发中心,300多研发人员遍及全世界。
  整合者,就是掌控产业链条的人。金坛金昇集团上演着“逆向外包”的创富传奇。2011年1月7日下午,在德国柏林,金昇斥资1亿欧元,收购欧洲第三大高端数控机床制造商——德国埃马克50%的股份。2013年5月,金昇又收购欧瑞康股份有限公司天然纤维机和纺机专件两项业务,成为全球纺织机械和数控机床的领军型企业。“两次成功并购,是本土企业利用自身优势,针对关键技术,高效整合国际先进技术资源。”常州科技局局长刘斌说。
  变跟随者为主导者。走进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沈杰告诉记者,去年9月由研究院牵头制定的国际物联网技术标准获得通过,由此掌握了物联网行业“话语权”。目前国际顶级的ISO和IEEE 两大标准体系中,无锡专家在总计7项物联网领域ISO技术标准里,牵头“主编”3项,参与“编辑”2项,并参与制定了全部4项与传感网相关的IEEE标准,“这是我国科研人员第一次在信息技术领域参与‘原始规则’的制定。”沈杰说。以产业联盟推进创新成果应用,在2500多家物联网相关企业组成的联盟中,国外企业占20%。目前,无锡感知集团下辖71家子公司,2014年产值达到150亿元,是全国第一家产值过百亿的物联网企业。
  “创新的实质,某种程度上就是资源配置的能力。”徐南平说,最重要就是我们的企业能不能整合全球的资源来创新,攀登产业链高端,站上国际舞台。
   混血基因,让创新动能充分涌流
  
以色列,以卓越的创新能力成为比肩硅谷的世界创新创业高地。对于落户常州的我国与以色列第一个创新合作实验区,以色列经济部首席科学家艾维•哈桑风趣地说,这段“跨国婚姻”要打造中以创新共同体,让更多创业家成为国际舞台的“摇滚明星”。
  常州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党工委书记刘志峰介绍说,园区以色列企业已达23家。既注重引资引智,更注重拓展合作深度,营造“混血”创新生态体系。园区与以色列联合设立两项投资、扶持基金,总规模3亿元,并建设以色列中心、共建工作委员会等平台,激发创新园区活力。
  新加坡模式、美国DARPA模式、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HG)模式、台湾工研院模式……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瞄准的是国际化的创新体制机制耦合与重建。常州市委常委、科教城党工委书记徐光辉打了个比方,研发是做“微分”,主体是科学家;创新是做“积分”,主体是企业家,开放合作、协同创新就是要会做“微积分”,“通过机制创新重构和塑造创新平台”。
  课题来自市场需求,成果交给市场检验,绩效通过市场评估。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浩瞄准的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FHG)模式。这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其总收入1/3来自政府经费拨款,1/3来自竞争性项目,1/3来自企业的合同收入。“我们研发收入达到2500万元,还以技术入股等方式孵化了30多家衍生公司,产值达5亿元。”
  在苏南,创新单元的改革风生水起。苏州工业园区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成立洛加大(苏州)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院执行院长周文生介绍,把美国实验室的专利技术转化成为现实产业,研究院好比一个国际化的“摆渡车”,已投资2家公司,在美国孵化了15个项目。前不久,一个不接触充电项目被“发掘”卖了5000万元。
  走进无锡中欧国际技术转移中心,8面国旗代表着技术中心业务拓展的“疆域”。芬兰地铁轮对技术、地埋式垃圾桶、空气净化器,一个个项目转化为现实产业。总经理斯航说,就像一台“超级服务器”,一要有识别能力,二要能高质量、最广泛地“处理”和“整合”创新资源,每月有300多人通过在线视频进行国际对接,产学研订单合同金额达到1亿元。
  “把技术转化为业务、把想法转化为成果、把伙伴引向成功、把投资转化为利润、让创新充满激情”,这一切,正成为苏南开放创新的生动缩影。
  (本报记者 顾雷鸣 刘宏奇 庾康 高坡 邵生余 蔡炜 马薇 吴红梅 王世停 李仲勋 吉强 黄伟)

  短评 >>>
  在扩大开放中 增强创新能力
  刘庆传
  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关键步骤,起点和目标都很高。要建设具有国际水准示范区,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经济发展高地,就不能关起门来“自娱自乐”,而必须以开放包容的思维,调动和运用全球创新资源,加快融入全球研发创新体系,在扩大开放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有世界眼光,高标准谋划。创新必须始终站在“最前排”, 把目光放在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前线,扣住技术和产业的最前沿奋力作为。必须掂量出“国家”、“示范”两个词的分量,一开始就志存高远,高标准谋划,高规格建设,以国际化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视野谋划全局。
  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有全球人才,借梯子上楼。随着技术的发展,当代技术和产业创新的热门方向多半是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纳米技术、未来网络等“高精尖”、“高大上”的领域,如果说一些浅层次的创新仅靠一地、一国的人才就能突破,那么,当代创新已经进入合作才能共赢的时代。我们不能搞“武大郎开店”,而要搞五湖四海引才,构建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的健全机制,形成全球优秀创新人才争相汇聚、各显神通的局面。
  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有国际胸怀,按规则办事。创新有其内在规律,凡是那些创新活力最强、发展活力最旺的地区,都是创新环境最好、创新机制最先进的地区。苏南要快速融入全球研发创新体系,必须努力营造具有国际水准的创新体制和环境。形成这种体制,就要遵循创新规律,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健全一套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制度障碍。
  苏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高,开放型经济发达,开放的优势非常明显,这为全球创新资源的进一步汇聚准备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倘能利用好先发优势,继续完善创新环境,努力形成吸引全球创新资源的 “葡萄串效应”,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就一定能够快速融入全球研发创新体系,抢占全球创新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