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养老服务条例》今起实施 养老设施对社会老人开放

01.03.2016  08:05

龙虎网讯   《江苏省养老服务条例》今天起实施。昨天上午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诸多细节和利好,尤其是外地老人跟着子女来到南京居住的,将享受很多政策上的优惠和生活上的便利,包括户口、医保结算等方面,五年内有望实现。

该条例突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将家庭养老责任具体化,《条例》明确,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对于外埠老年人到子女所在城市与子女共同生活的,有关部门应当在户口安置、医保结算、公共交通、进入公园等方面给予便利。

要为外埠老人随子女生活提供便利

条例》 强调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并对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作出了一系列规定。

一是将家庭养老责任具体化,规定老年人的子女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扶养义务的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健康关心和精神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要求家庭成员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者就近居住。二是为家庭养老提供支持,要求政府组织开展免费培训,向家庭成员普及照料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对于外埠老年人到子女所在城市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要求有关部门在户口安置、医保结算、公共交通、进入公园等方面给予便利;要求政府推进老旧住宅区无障碍改造。

鼓励医疗机构为独居老人上门服务

条例》对促进医养融合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养老机构根据自身规模,在内部依法设立医疗机构或者卫生室、医务室等卫生设施,也可以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合作协议,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服务。

养老机构应当配备康复设备或者设置康复区,开展专业化康复服务。鼓励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为行动不便的独居、失能等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在满足本地区五保老人供养服务的同时,优先为经济困难的失能、半失能、高龄、空巢等老人提供养老服务。

毕业生当养老护理员五年给予入职奖励

养老护理员工资低、服务水平不够、流动性大,《条例》 规定,鼓励、支持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设置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或者培训项目,在养老机构设立实习基地,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规定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和从事养老服务的社区工作者参加相关技能培训,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对取得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并从事养老护理岗位工作的人员,按照相应等级,按照省有关规定给予一次性补贴。对在本省连续从事养老护理岗位工作满五年的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入职奖励。

解读

养老院设施将对社会老人全面开放

昨天,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钮学兴对金陵晚报记者表示,现在外地来宁和子女居住的老年人,在乘公交车、免费游公园方面,已经和南京老人待遇一样;未来5年内,还将实现医保结算互通,外地老人在南京可以医保结算看病,在户口方面也将结合居住证制度更加便利。钮学兴还透露,外地来宁的老人将来不仅可以在这些方面享受优惠和便利,而且还有望享受南京本地的基础公共服务,在2020年以前实现,届时“新南京人”接父母来到南京养老,就和南京本地老人享受一样的养老政策和待遇啦。

2020年前实现外埠老人来宁享受基本养老服务

下一步将探索外埠老人到南京来享受的基本养老服务,也和南京老人一样,这在十三五期间是个方向,具体哪些服务还在规划当中。户口方面,现在户籍制度改革,如果居住证制度实现了,那我们相应地供给服务,十三五期间全面实现。这些老人居住在南京应该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不仅是免费进公园,乘坐公交,还有养老、小孩教育、基本医疗等等,保障长期居住在南京的老人享受这些基本服务,到2020年前全面实现。”钮学兴说。

养老机构设施对社会老人全面开放

以前养老院都比较偏远,今后可能就在家门口了。《条例》中明确将积极构建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引导养老机构进主城,进小区。

钮学兴还透露,在正在起草的江苏省十三五养老规划中,要求养老机构由现在的“封闭”转为开放,对社会所有老人全面开放养老设施,不仅是养老院内部的老人可以享受养老康复设施,而且对附近的社区居民开放。社区老人将来都可以到附近的养老机构中享受养老设施啦!

此外,护理型养老院将在2020年以前由现在的三分之一增加到50%以上,医疗、护理、康复服务进社区,由相关社会组织为居家老人提供以上服务。

每年建100个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推广养老护理险

江苏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则透露,从今年开始全省街道每年要建100个老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白天将老人送来,晚上接回家,给老人提供助餐助医、精神交流等服务,五年时间实现街道全覆盖。他表示,江苏十三五养老重点将从机构养老转为居家养老,鼓励更多公办民营养老院。

对于社会关注的养老护理保险,侯学元表示,在未来五年将重点推进长期护理险,南通已经率先实现,“十三五”期间将更多地探索建立养老护理险制度,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护理。 姚媛媛

新闻链接

来自江苏省民政厅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底,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648.29万,占户籍总人口的21.36%;65岁以上老年人口1115万,占户籍人口的14.45%;80岁以上老年人口255万,占老年人口数的15.47%,老龄化比例位于全国各省份之首。

姚媛媛

声音

新南京人”最期待

老人医保互通

市民赵女士从外地老家来到南京工作定居,生了孩子之后就把父母从老家接来带孩子,赵女士说,父母来了后她就为父母办了市民卡,有了卡以后现在父母出门在南京坐公交车、进公园都享受和南京老人一样的优惠待遇,很方便。

不过最不方便的就是看病了,尤其是老家和南京的医保结算不互通,看病住院都不能医保报销,很麻烦。昨天得知南京有望在五年内为随子女来宁生活的外埠老人实现医保结算后,赵女士很期盼也很着急:“说实话还要等几年,可是我们现在的需求就很强烈,要是早一点能够实现这一利好政策就好了!

赵女士表示,和她同样情况的“新南京人”很多,对今后父母在南京养老也非常看好,她认为这些政策的出台,将使得越来越多的老人更乐意到南京来享受居家养老生活。 

姚媛媛

来源: 金陵晚报   编辑: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