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10:00,全省防空警报统一试鸣

18.09.2015  10:20

  预先警报3分钟间隔5分钟后鸣放空袭警报并持续3分钟间隔5分钟后鸣放解除警报并持续3分钟

  摄山小学的同学们在进行防空演习

  江宁中学的同学们在进行防空演练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了提醒广大人民群众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增强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江苏省第一次组织全省统一防空警报试鸣。从今年起每年的9月18日,为全省防空警报统一试鸣日。昨天,江南时报采访了南京人防办,工作人员详细透露了这次全省统一防空警报试鸣的具体安排。此外,为了确保市民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根据警报信号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疏散,全市各区人防办都在近几日分别开展了疏散演练预演活动,并在9·18当天警报响起时统一进行疏散演练。

  江南时报记者王梦然通讯员黄莺文

  记者秦怀珠摄

  除演练外保持正常生活秩序

  据悉,此次试鸣时间为9月18日上午10时整至10时19分(预先警报3分钟,间隔5分钟后鸣放空袭警报并持续3分钟,间隔5分钟后鸣放解除警报并持续3分钟)。全省范围内统一组织的防空警报试鸣,是非紧急状态下的警报试鸣。警报试鸣期间,广大人民群众听到防空警报音响信号后,可注意听辨各种警报信号,以便将来有紧急情况时,能够正确应对。除参加社区、学校组织的防空疏散掩蔽演练外,其他人员应保持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

  防空警报信号共分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三种。预先警报音响信号规定为:鸣36秒,停24秒,反复三遍为一个周期,时长3分钟。其特点是“长间隔”。其作用是在获知敌人即将对城市进行空袭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空袭警报音响信号规定为: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长3分钟。它的特点是“短间隔”。其作用是在敌空袭兵器临近城市上空,已经开始或者马上就要对城市目标进行攻击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解除警报音响信号规定:连续鸣放一长声,时间为3分钟。它的特点是“无间隔”。其作用是在敌空袭危险已经解除的情况下发放的警报信号。

  全省集中鸣放形成整体威力

  南京人防办公室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选择9月18日为全省防空警报统一试鸣日,有着特殊的意义。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纪念日,此时实施防空警报试鸣,对于纪念革命先烈、弘扬全民族奋起抗战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组织统一试鸣,其中12个省份将9月18日定为防空警报试鸣日。

  在此时拉响防控警报,还具有警示和教育意义。在“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实施防空警报试鸣,能够达到警示和教育全省干部群众勿忘国耻,居安思危,和平不忘忧患,平时想着战时,无灾防备有灾的目的。

  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今年首次全省统一拉响警报,还便于形成整体效果。全省统一行动实施集中鸣放,即是对人防通信警报系统的检验,形成整体威力,又是对人防指挥系统的检验,提高遂行任务的能力。

  各区人防工作

  鼓楼:加强社区演练活动

  人防教育不仅在学校,更早已普及到了南京的所有社区。在9·18当天,鼓楼区中央门街道天正和鸣社区开展“就近就地防空隐蔽实战演练”,项目包括:隐蔽演练、灭火演练、应急救护演练。演练总指挥中央门街道人武部部长章荣宝采访中表示,战时防空就近就地隐蔽行动,是现代城市反空袭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大限度地保存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战争潜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目的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加强社区演练活动的开展,对提高居民减灾救灾的意识意义重大。

  栖霞:小学疏散演练每年2次

  前日早上10点,尖利的警报声在栖霞区摄山星城小学上空盘旋而起,同时腾起模拟战争环境的刺鼻白色烟雾,不出一分钟,五六年级500名学生排成队列弓腰低头,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一路小跑迅速疏散到学校操场,立刻卧倒并用手紧抱头部。作为这场防空袭安全疏散演练的指挥官,学校副校长罗斌告诉记者,类似这样的疏散演练活动,学校从2004年左右就已坚持开展,保证每学期至少举行1场疏散演练,除此之外,学校还依托“栖霞区少年民防教育馆”为平台,对孩子们普及应对自然及公共安全事故的避难、急救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孩子居安思危的国防意识。

  近年来,栖霞区人防办一直将“人防进小学”当做工作方向之一,认为国防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并取得了经验与成果。前日疏散演练后,江南时报记者跟随栖霞区人防办参观了位于摄山星城小学的“南京栖霞少年民防教育馆”。该馆于2012年建成,是全市首个建在学校的人防综合性体验馆,场馆占地450平方米,分为“居安思危”、“转危为安”、“乐业安居”、“国泰民安”、“安全课堂”5个主题展区,分别介绍了影响人类生命安全的自然灾害、战争灾害及事故灾害防范知识。在现场记者看到,孩子们对于这个互动性、参与性十足的人防体验馆有着浓厚兴趣,尤其是地震体验屋,可以体验地震的发生,孩子们在其中能生动地学习怎样在遭遇地震时快速有效地躲避灾难。

  江宁:让学生熟悉最近的疏散地

  灾难发生时,我们都知道要在警报声鸣起时快速疏散到空旷地带,但你知道距离你家、单位周围最近的疏散场所在哪吗?前日下午4点半,江宁区高级中学高二年级的600名学生进行了一场防空疏散演练活动,同时也是为9·18当天全校进行的疏散演练做预演。据江宁区人防办指通科科长段文彬介绍,学生们同时分不同路线疏散到广博苑小区地下人防工程、校园操场西侧树林、淳化街道方山地质公园3处。段文彬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演练,让学生熟悉疏散流程,同时熟悉学校周围的疏散场地,当遇到突发灾难时,学生们能不慌张、从容有序地快速到达附近的疏散场所。

  南京市人防办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南京的各个社区、单位、学校等,都有一张应急疏散图,人防工作人员以及人防志愿者在平时工作中都会向辖区内的居民普及应急疏散相关知识。

  溧水:开展专场文艺汇演活动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和“9·18”这个特殊的日子,除了疏散演练外,全市各区人防办还开展了类型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记者从溧水区人防办获悉,9月15日和9月16日,溧水区人防办分别在西苑公园和庆丰路社区举行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暨“9·18”专场文艺汇演活动。

  节目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合唱、戏曲、快板、舞蹈等形式,寓教于乐,博得了现场群众的阵阵掌声,让市民在观看演出中沐浴人防知识宣传的春风细雨。

  此两场文艺汇演活动,警醒群众要牢记“9·18”这个特殊的日子,进一步宣传了人防法律法规,展示了溧水区人防工作的新气象,为促进全区人防事业科学发展打下良好的群众基础。两场演出活动吸引了近千名群众驻足观看。

原标题: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