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管理办法”征得各种意见4600多件专车管理,众声喧哗求共识

10.11.2015  10:56

        10月10日,交通运输部就《关于深化改革进一步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11月9日,征求意见截止。一个月来,有关网约车的争论不断,交通部门、网约车平台、消费者、专家等各方意见难成共识。

  眼下对于网约车监管意见的关注焦点是专车性质。2013年起实施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明确,小、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无使用年限限制;小、微型出租客运汽车使用8年,其他小、微型营运载客汽车使用10年。规定还指出,营运载客汽车与非营运载客汽车相互转换的,按营运载客汽车的规定年限强制报废。这就意味着,新政出台后,目前加入滴滴快的、优步、易到等平台的私家车,如果想继续开展网约车业务,就必须把车辆使用性质由非营运车辆变更为营运车辆,一旦变成为营运车辆,最直接的后果是报废年限变成8年。

  对于众多专车司机来说,专车的性质是关注焦点。在南京开了一年多专车的冯平说,现在一天除掉油钱和给软件平台交的钱,自己净赚150元左右。如果以后开专车,车子8年就报废,花二三十万元买的车子,成本还没赚回来就废了。

  目前国内较大的网约车平台有滴滴快的、优步、易到用车、AA租车等。占专车市场八成以上份额的滴滴快的表示,每天七成以上的司机接单数不超过4单,属于兼职性质,有效解决高峰期运力不足的问题。如果要求网约专车变更为营运性质,避开车辆性质的问题,兼职司机还需考从业资格证,这会导致部分兼职司机退出,让打车难问题重现。

  优步表示,会“第一时间申请网络约租车资质和证照”,并将实现服务器完全境内运营;易到用车建议,坚持高品质服务、差异化经营发展原则,放开车辆变更为出租客运性质的限制,放宽平台准入条件,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滴滴快的提出,“应给兼职司机和车辆留出发展空间,为地方探索网约专车发展和管理留空间,建议以‘政府管平台、平台管专车’的方式管理网约专车”,并表示将继续和主管部门沟通和反馈。

  征求意见稿提到,专车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南京市民黄征对此有些担心,如果专车价格太高,大家可以选择不坐。如果统一定价,就跟出租车价格一样,没有力量与之抗衡。对于乘客普遍关心的安全问题,滴滴快的、优步等网约车平台已购买保险,并引入前行赔付机制。

  专家学者对意见和办法的讨论也很热烈,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不要急着对网约车立太多规矩。有专家建议设定3年改革过渡期,让传统出租车企业有时间改制转型;在过渡期分类监管,向网约车平台发放专门牌照,由其管理兼职车辆及司机;专职车辆及司机继续由具有出租车行业牌照的企业经营。

  但也有学者认为,专车出现以前,政府以行政许可的方式将特许经营权授予出租车公司,并以文件形式承诺对出租车实行总量控制。对出租车行业来讲,这种信赖利益需要保护。如果专车平台的垄断地位形成,不仅没有补贴,价格管控也是一个问题。

  东南大学交通法制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顾大松认为,出租车和约租车都是城市交通的一个方式、一个载体,更应该尊重地方的自主权。

  在11月7日召开的“规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发展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透露,此次公开征求意见,共收集到各种意见4600多件,同时承诺改革会兼顾各方利益,实行新老业态分类指导,实现巡游车和约车的融合发展。

  私家车是否能开专车,是否设置严格的网约车许可制度?社会期待这些问题早日明朗化。众声喧哗时,如何最大限度达成共识,以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这是相关部门必须面对的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