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改之后患者负担总体不增加

28.10.2015  09:17

  三级医院普通门诊诊察费上涨7.5元,慢性病患者能省不少钱

  

   

  改后怎么样?

  患者负担总体上不增加糖尿病、肺炎患者能省不少钱

  物价部门表示,此次医疗价格改革之后,患者负担总体上不增加,特别是对涉及特殊群体的价格不调整,如放射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项目价格不调整,不调整项目达1625项,加上定价权限下放各市的不调整项目,超过30%以上。这次改革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次均费用有所减少,但也有少部分患者因治疗方式、个性化需求的差异、药占比低等原因,有可能个人负担会有所增加。

  昨天,吴爱琴也用了几个典型的病例,来分析改革后患者在医院的花费。据吴处长介绍,以高血压患者为例,每个月需要吃氨氯地平、辛伐他汀、硝苯地平三种药物,按照每个月4盒的普通用量来计算,一个月能少花50元左右。而一名糖尿病患者,通常情况下用两种药物进行控制血糖,每个月能省下40元左右。“慢性病患者只需要用药,不需要诊察费,新政策对他们来说确实是有很大实惠的。”吴爱琴说。不过,像口腔科的患者,可能就需要比平时多付不少钱了。改革前,补一颗牙的价格是128元,改革后补牙价格涨到了140元,以诊疗费为主的患者,相对来说看病就要比以前贵一点了。

  再来看住院患者,一个阑尾炎患者在三级医院的3人间病房住5天,改革前治疗费用和住院费用加起来是7630元,改革后的费用为7760元,涨了130元,涨幅为1.7%。如果是因为肺炎住院,一般要在医院住9天,由于用药量比较多,他的负担反而减轻了。改革前住院的肺炎患者费用为12846元,改革后的价格为12297元,降了500多元,降幅达到4%。不过,手术患者的费用将会上涨,尤其是多次手术的患者。

  记者盛文虎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