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园区与农民一拍即合 老土地上复活板桥芋头
这几天,虽然春节将至,靖江板桥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徐玉成却仍然在他的芋头田里忙活,挖墒沟、做硬质化渠道、建泵站……这一切是为了明年的板桥芋头有个好收成。
在新建北路与北横港的交界处,一排排的标准化厂房间隙中,有着一篇绿油油的土地,这里栽种着60亩的香沙芋——赫赫有名的板桥芋头。而此前的几年中,板桥芋头只闻其名不见其实,如今,在这里“复活”了。
文/唐尧 图/朱其 向导/沐凌飞
奇特: 一方水土育一方“芋”
在百度上搜索“靖江香沙芋”可以得到以下一段文字:“靖江香沙芋,江苏省靖江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靖江市是香沙芋主要产地,种植经验丰富,且香沙芋品种抗病、抗虫害能力强,极少用药防治。产品营养丰富,口感细腻,有一股独特香味,素有‘芋粟’之美称,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确实,香沙芋是靖江市特产,种植历史悠久。在众多品尝过的外地人嘴里,靖江的香沙芋绝对属于芋头中的极品。
说起香沙芋,有一件有趣的事,主角是著名女作家黄蓓佳。在多年前她到靖江采风期间因为香沙芋的美味,令她惹上了一个美丽的误会——“前不久去靖江,蒙主人盛情款待,席间上了一盘当地土特产——芋头烧肉。芋头质量极高,粉,而且入口奇香,上桌不到片刻,芋头片甲不留,盘中孤零零地剩下一堆红烧肉。凭良心说,肉烧得很到功夫,起码要超出一般水平,只是芋头太好吃了,弄得满桌鱼肉都没了滋味。众人意犹未尽,仿佛商量好了似的齐声对我展开攻击,说他们仅仅起身喝一轮酒的功夫,怎么芋头就被我消灭了一半!我大为惶恐,百辩莫解,只恨福尔摩斯没有在场,不能为我一洗清白。红头赤脸地站起身到其它各桌去搜寻芋头以示赎罪,哪里还有它的倩影?早已被我的同行们风卷残叶横扫一空了。”
虽然被冤枉了,但黄蓓佳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还是对香沙芋的赞不绝口。
然而,在“嘴刁”的靖江人心中,不是哪片土地上长出的都能叫香沙芋的。为什么呢?因为靖江的芋头有个奇特的现象:一方水土只长一方“芋”——不同的水土,出产品味不同的芋头。
农业专家介绍,靖江香沙芋是长江下游冲积平原的特有产品。这里土质以中壤土为主,酸碱度适中,保肥供肥能力强,优越的土壤环境条件极适宜香沙芋支链淀粉的形成和积累。靖江的香沙芋离开了靖江本土,怎么也长不出原有的味道。就算在同一条埭的东、西两地,长出的芋头竟然也会个头和口感大不相同,真是一方水土育一方芋头了。
靖江人心目中最认同的正宗香沙芋只有两个品牌:板桥芋头和祖师芋头,一个在城北园区,一个在马桥镇。更绝的是,在这两个村子中,也只有那么一两块土地才能生长出最正宗的香沙芋。
失落: 板桥芋头濒临绝迹
60岁的徐玉成是土生土长的孤山常胜村板桥组人,此前很多年,他自家农田里一直都种有芋头。
他这样回忆童年,“小时家里穷,哪有现在这么多零食?放学回家在墙角拿几颗芋头,放在熬猪饲料的大锅上蒸熟。那时因为限量供应,不兴蘸佐料,一般都直接干吃,偶尔会就点腌菜……”
几十年的农田劳作,令他掌握了娴熟的种植技术。他说,浇水对于香沙芋的成长很是关键。他介绍,芋头从育苗、移栽直到收获之前,除了下雨天天要浇水,种植初期,每天要“点浇”一次水,也就是用水斗子舀水,一棵一棵地浇;待芋头梗叶长到一尺来高时,就要用水瓢来泼洒;到了七八月份的高温季节,每天更是得浇上两次水,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马虎不得……
几年前,城北园区由于开发的缘故,很多农民离开了这片土地,逐渐的,也不再有人种植板桥香沙芋。对于有着“板桥芋头”情节的徐玉成来说,离开了土地,却始终忘不了那清新的芋香。板桥香沙芋对于他来说,绝对是前几十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他眼里,香沙芋出壤时的自然清新、泥土芬芳,蒸烹时的粉糯细腻、回味悠长,是最朴素和本真的芋香。
板桥芋头濒临灭绝,对于徐玉成来说是件如鲠在喉的一件事。“吃了这么多年的板桥芋头,怎么可以就这样不再种了呢?”徐玉成正在纠结此事之时,一次机缘巧合,正好遇到城北园区的领导在讨论此事,原来,城北园区管委会也不想这个远近闻名的芋头品牌销声匿迹,双方一拍即合,徐玉成得以在原来的板桥芋头产地附近流转了100亩土地,开始了板桥芋头的“重生”。
涅槃: 老土地上重焕青春
2013年年底,徐玉成开始着手板桥芋头种植的各项准备工作。
从平整土地开始,搭建临时板房,梳理灌溉水系,各项设施进场,搭建大棚……徐玉成仅这几项就投入了20多万元。
对于农作物来说,种子绝对是最关键的。为了淘到正宗的芋头种,徐玉成走访了附近多户农家,高价收种,同时又与马桥镇祖师村联系,购买正宗的红牙密节型优良芋种,再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细细挑选,直到挑出自己满意的芋种才种入田中。
种植过程中,徐玉成不仅仅依靠自己的经验,还依托农业部门采用香沙芋地膜覆盖早熟栽培、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多元多熟高效立体种植、测土配方施肥、叶龄模式栽培等多项技术,令板桥香沙芋品质得以再次提升。
2014年秋天,板桥芋头得以重新“问世”,虽然因为雨水过多影响了收成,但徐玉成的芋头亩产仍然达到了1200斤,更为难得的是,产出的芋头重现了当年板桥芋头的口味。一位痴迷板桥芋头的常州人证实了这一点。这位常州芋头迷曾在8年前尝过板桥芋头,此后,他每年都要来靖江购买,每次都感觉不再有第一次的味道。2014年10月,他经过介绍找到板桥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尝过之后激动不已:“终于吃到正宗的板桥芋头了。”
香沙芋种植必须轮作土地,徐玉成第一年轮种了60亩。板桥芋头重新出品后,迅速得到了“老饕”们的青睐。城北园区附近很多企业纷纷前来购买,江阴多家饭店业慕名而来,连南京、上海、北京等地都有人慕名而来。
在开始种植的同时,徐玉成就给自己的芋头注册了“板芋桥”这个品牌。“我板桥芋头在靖江名气不小,我取‘板芋桥’这个名字,一是想保留板桥芋头这一特色农产品,另外也想唤醒大家对板桥芋头的记忆,为销售铺路。”徐玉成说。
在注册品牌的同时,徐玉成还请家人帮“板芋桥”这个品牌建立了网站,申请了微信,走起了现代化营销之路。他告诉记者,香沙芋作为泰州首个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仍然存在着“藏在深闺无人识”。如何让“靖江香沙芋”地理标志商标形成名牌效应,是一道新课题。他期待“靖江香沙芋”能像“安吉白茶”等地理标志商标一样,成为地方特色农产品的一张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