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以上
![](https://baogaosu.com/pic/randpoint10.jpg)
秋季警惕宝宝患细菌性痢疾
暑去秋来,近期前来江苏省第二中医院儿科就诊的腹泻患儿渐多,有的已治疗十多天仍未止泻,严重影响患儿及家长的生活。该院儿科施益农主任强调,要切实搞好饮食卫生,千万别让宝宝患上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肠杆菌的志贺菌属引起的常见肠道传染病,我国以福氏志贺菌多见。志贺菌属经口进入胃肠道,侵入结肠上皮细胞,并生长繁殖,细菌裂解后产生大量内毒素与少量外毒素。各年龄组小儿均易感,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全年均可发病,多流行于夏秋季节,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临床特点。该病在临床上可分为:1、急性菌痢:典型病例起病急,发热、腹泻、大便性状为脓血便或黏液便,伴有阵发性腹痛、里急后重,有时有热性惊厥,腹部可有轻压痛,可触及痉挛性乙状结肠,肠鸣音亢进;2、非典型菌痢:不发热或只有微热,也无中毒症状,轻度腹泻,粪便内只有黏液而无脓血,只有大便培养阳性才能确诊;3、慢性菌痢:急性菌痢病程超过2周称为迁延性痢疾,超过2个月则为慢性菌痢。发生于急性菌痢未得到合理治疗,或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或贫血小儿;4、中毒性痢疾:是菌痢的一种严重类型,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高热可达39℃~40℃或更高,伴全身中毒症状,如治疗不及时可很快发展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有脑型、休克型、肺型、混合型等。诊断细菌性痢疾需做一些检查:1、大便常规:病初可正常,以后出现脓血黏液便,镜检有成堆脓细胞、红细胞和吞噬细胞;2、大便培养:可分离出志贺菌属痢疾杆菌;3、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多增高至(10~20)×10/L以上,中性粒细胞为主,并可见核左移。当有DIC时,血小板明显减少;4、免疫学检测:目前已可用荧光物质标记的痢疾杆菌特异性多价抗体来检测大便标本中的致病菌;5. 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