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老夫妻”耗毕生积蓄 7年申报9项非遗项目
无锡73岁的王志熙和他65岁的老伴张荷娣,这对老夫妻已经穷了一辈子。他们至今仍住着没有装修的老屋,穿着亲友赠送的衣服,睡着吱吱作响的床板。但是,他们并不觉得苦,“我们是精神富翁。”王志熙呵呵笑着说,言语中能看出他的真诚。
作为无锡评曲最后的两位传承人,为了拯救濒危失传的民间文艺,夫妻俩几乎耗尽了毕生积蓄。从癌症惊险脱身的王志熙,在最近的7年时间里,拉着老伴,贴上积蓄,申报了9项江苏省、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他们的心愿只剩下唯一一个:“给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宝贝找到接班人。”
小黑板记录日程
每天排练表演忙个不停
“锦绣江南无锡城,雄伟秀丽集一身,今朝别格我勿讲,评曲单唱《无锡景》……”在荸荠鼓和三跳板的节奏中,张荷娣腔调绵软婉转。
王志熙坐在一旁拉着二胡,脚尖轻轻合着拍,神情悠然自得,目光始终没有从老伴脸上移开。
这种得意,让人很容易忽略这位艺术家的穿着——他身上有些不合时宜的灰色工作服夹克,似乎已经有些年头了。
在位于无锡市荣巷社区的家中客厅里,夫妻俩为现代快报记者进行了一场即兴表演。一曲毕,掌声响起来,还有人起哄“再来一个”,逗得王志熙和老伴嘿嘿直乐。
即使没有观众,老两口也很喜欢在家自己弹琴唱曲,“觉得开心自在”。
王志熙和张荷娣相识于艺术团,两人都是再婚,共同的兴趣把他们粘合在一起近30年,举手投足,都能看出两人的恩爱和默契。
如今,演出、教学已经成为老两口生活的全部,家里的小黑板从侧面反映了这一点——这块不大的黑板上,用粉笔整整齐齐地写着“本周备忘”:“9日上午,去苏州提锡剧胡琴;10日上午去艺术团诸老师处,下午表演评曲《无锡景》……”一周里,没有一天空闲。 而这些工作,很多都是义务的。
家中没啥电器
却一屋子乐器
作为无锡评曲最后的两位传承人,和他们每天的生活一样,王志熙和张荷娣住的地方也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10平米左右的客厅里,各种演出道具和乐器盒子堆成了山;一只舞蛇的蛇首占据“山顶”;一台扬琴占据了最大块的位置;靠另一个墙边摆了整排的自制道具服。房间里的唯一电器——电视机,它上面已经落满了灰。
就连房间的墙上,也被乐器占满。排箫、笛子、琵琶、月琴、柳琴、三弦、阮,还有四五把形制不一的二胡,几乎每一件都带着岁月的痕迹。
“现在乐器多了,小时候想都不敢想。”今年73岁的王志熙,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是个“文艺积极分子”。十六七岁,他开始自己琢磨着学习吹笛子、拉二胡。当时他最贵的乐器——笙,是求着在地里干活的母亲,省吃俭用了几个月,花了30元买的,而当时一个大学生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46元。
上世纪70年代,几位无锡县(原为江苏省无锡市属县,后划入无锡市)文化馆的老师,让王志熙有机会系统学习到了无锡民间艺术,此后,他再也没有放下乐器。
如今,王志熙和20多位老伙伴组建了自己的民间艺术团,没事一起排练。可惜家里堆的东西太多,一次就算只来10人一起排练,也挤得挪不动脚。
治完癌症
他开始申报非遗
看似“永远精力充沛、热情满满”的王志熙,也险些被生活击倒。2003年时,他被查出患上了结肠癌。手术,王志熙挺过来了,但化疗还是让他蔫了。于是,躺在医院时,他对妻子提出要求,“帮我把古筝拿来。”睡不着,就轻轻弹。
出院后,王志熙的精神又回来了,他立马开始了马不停蹄的演出和教学。艺术团的周老伯和王志熙打小认识,劝王志熙“悠着点”。王志熙总觉得实在时不我待,“要是不抓紧保护传承下去,以后就真见不着了。”
从2008年开始,王志熙和张荷娣也决定将自己掌握的民间艺术,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
荣巷街道文化站两任站长说起王志熙都是一样的评价:够执著!“那时候他经常往我办公室跑。”原站长荣依群说,自从决定了要申请非遗,王志熙隔三差五往街道文化站跑,一辆电瓶车风里来雨里去。“他家里没有电脑,他就自己手写材料,写得工工整整交给我。”现任站长马平晔说起王志熙同样感慨,“他就是什么事都要自己来,劝都劝不住。”
从准备书面材料、道具、彩排演出,到请人制作影像资料等,申遗的过程,既花时间也花钱。王志熙坦言,有些单位会补贴点钱,但大多数时候还是要自己贴钱进去。
为此,他和老伴这些年生活十分清苦。
此生心愿:
寻找到年轻“好苗子”传承
王志熙和老伴的节省,让人难以想象。
夫妻俩的衣服,都是别人赠送的;房子从没有装修过,墙面的白漆已经大块地剥离下来,露出灰色的水泥;几乎所有道具服装,都是自己制作的……
两位老人加起来2500元的退休工资,几乎全搭了进去。为此,有人笑话过他们“连养老钱都搭进去了”,可两位老人不后悔,“他们不懂这些老一辈人传下来的宝贝。”张荷娣说。王志熙在一旁乐呵呵地补充:“虽然我们物质条件不行,但我俩却是‘精神上的富翁’!”
付出带来了回报。几年下来,王志熙和老伴张荷娣成功申报了花轿迎亲、无锡评曲、渔舟剑桨、蚌舞等9项江苏省和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申遗成功给夫妻俩带来了成就感,但他们知道,传承非遗的道路仍然漫长且艰辛。“这么多年,我们还没能找到一个能传承衣钵的好苗子。”王志熙说。
不过一些变化正在出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学和大学会邀请王志熙去上课。每年暑假社区开办的“青少年非遗大课堂”,王志熙是主讲老师。频繁的媒体报道,让老两口小有名气,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传统的民间艺术。但王志熙和老伴此生最大的心愿,还是将文化传承下去,“只要哪个孩子有兴趣,我们愿意倾尽所有去教。”(王颖菲 朱鲸润)
他把拯救濒临失传的
民间文艺当作“康复良药”
■推荐人:
相识6年的老朋友熊涛
■推荐感言:
每一次见到王志熙老人,他陈旧且没有任何装饰的屋里一次比一次拥挤,各种乐器和自制的道具堆满空间,而这位七旬老人却觉得生活得很舒适,每次见面都是精神饱满,看不到岁月给他带来的变化。
王志熙常跟我说,他虽然出身农民,但自幼爱好文艺,他在文艺的道路上一直坚守着。如今年纪大了,他眼看着民间文艺有失传的危险,于是老两口又热心申报起非遗。为让非遗能够走入年轻一代视野,获得传承与发展的动力,老人在无锡第一女中、辖区部队和社区开办“非遗大课堂”,并且到附近城区、乡镇表演交流,创作新曲。为此,他们每周都把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我常常提醒他,要注意休息当心身体,他竟回复我,他把拯救濒临失传的民间文艺当作“康复良药”。
为了艺术,他们可以节衣缩食,穿亲友赠送的旧衣,吃打包带回的饭菜,但对于无锡民间文艺传承的态度,却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我觉得有必要让社会上更多的人了解老人,帮助老人完成心愿。
来源: 现代快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