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市治气不达序时进度遭通报
国家要求加码 形势不容乐观
10月14日,省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出通报:根据国家下达的2016年度大气污染防治考核指标,南京、泰州、无锡、淮安和常州空气质量改善序时进度“不合格”,要求当地高度重视,采取果断措施,确保实现年度目标。
近年来,我省大气污染治理一直保持高压态势,目前全省空气质量三项指标总体达标。然而,环境问题日积月累,今年8月国家要求再次提高,当前大气治理达标的难度不降反升。
倾力而为,全省基本合格
在连续两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空气改善目标基础上,今年以来我省直面挑战,多措并举,取得初步成效。
截至10月9日,全省PM2.5浓度较“大气十条”确定的2013年考核基准数下降21.4%,跟2015年同期相比下降8.4%,优良天数指标上升1%,重污染天数则下降3天,总体处于基本合格状态。
全省上下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省环保厅大气处杨浩明介绍,今年省政府特意把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的召开时间从春节后提至春节前,从早、从严、从紧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省政府出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的实施意见》,上半年全省船舶、平板玻璃、水泥产量分别下降24.3%、15.3%、2.8%;健全煤炭消费总量、强度“双控”机制,上半年规上工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3.9个百分点。
一批重点工程深入实施。6000万千瓦大型燃煤机在全国率先实现脱硫脱硝“全覆盖”。在去年基本淘汰黄标车、全部淘汰8.99万辆营运黄标车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又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3.31万辆,力争年内黄标车全部淘汰。去年以来,累计建成岸电系统3845套,居全国首位……
要求加码,5市受到通报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根据国家今年8月发布的最新考核目标,“十三五”期间,我省PM2.5浓度应比2015年下降20%,空气质量达标率提高到72%以上;今年我省PM2.5浓度应同比下降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应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达到67.8%。国家下达的这个新目标,大幅超出年初我省自定的空气质量改善目标。
根据2015年各市空气质量情况,我省将考核要求分解到各设区市,又分别设定了标准。记者梳理发现,5个设区市受到通报的主要原因大多是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考核指标未达合格线,以及部分大气治理重点工程进度缓慢。
淮安,是唯一两项考核指标均未合格的城市。2016年对该市的考核目标是PM2.5浓度同比下降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但截至目前,淮安PM2.5浓度仅同比下降1.7%,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不升反降”3个百分点。
冬季将临,防霾形势逼人
伴随着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一些“瓶颈”和难点更加凸显,迫切需要破解。
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仍然偏重。我省燃煤消费总量过大,单位国土面积的耗煤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4倍。化工、火电、冶金等7大高耗能行业的工业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3左右,水泥产量全国第一,钢铁产量全国第二,火力发电量全国第二。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企业没有退出市场,一些地方还舍不得下狠手。
大气治理精准度仍然不高。近年来,我省夏季臭氧污染日趋突出,超标现象明显增多且时间提前,成为影响空气质量达标率的重要因子,而且形成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企业违法排污问题仍然存在,化工园区恶臭扰民问题时有发生,油品质量监管、堆场粉尘控制、建筑扬尘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
重污染天气应急仍然不够有效。对冬春季节大范围、长时间、输入型重污染天气仍未实现有效应对和管控,还需进一步提高时效性、针对性、有效性。应急预案的落实也存在问题,近几年很多地方存在“该启动不启动”、虽启动但应急措施不到位等情况;部分城市甚至在省里发布预警之后仍观望等待或消极应对。
省环保厅副厅长陈志鹏特别提醒,冬季即将来临,这是一年中最容易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时段,防霾形势逼人,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充分认清当前严峻形势,全面查找问题,制定针对性改善方案,确保完成国家对江苏的大气考核任务。 ( 杭春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