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农机部门全力服务“4+1”现代农业产业发展

18.08.2015  09:24

  加快“4+1”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市委市政府推进我市农业现代化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将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强主体、提水平”总体思路,积极推动农机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方向发展,努力为淮安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一是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目标定位,大力推进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创建。按照市第六次党代会第四次会议和今年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市农机部门通过广泛调研,并组织赴武进、常熟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研究起草《淮安市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实施意见》,统筹落实我市示范创建各项工作措施,确保到“十三五”末全市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95%以上,高效设施农业主要环节机械化水平达80%,力争在苏北率先创成省级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示范市,近期将提请市政府出台。

  二是围绕做强优质稻米产业导向,大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力推广规模化、工厂化、标准化集中育秧新技术,确保“十三五”期间全市建成100亩以上、50亩以上规模育秧基地20个和100个,社会化供秧率达到70%;大力实施水稻机插秧与秸秆还田、土地深翻、化肥深施等技术集成,加快发展高速插秧机、育秧流水线等关键设备,着力培植作业规模3000亩以上示范型机插秧服务组织,积极构建整村、整乡整体推进发展格局,确保“十三五”末全市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达到85%以上;坚持把发展粮食烘干机械作为提升稻米品质、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积极引导作业服务上规模的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利用补贴政策购置节能高效烘干设备,开展粮食烘干业务,确保“十三五”期间全市新增粮食烘干机1200台套,建成区域性粮食烘干基地100个,粮食烘干能力超过50%。

  三是围绕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要求,大力推进农机装备结构提档升级。“十三五”期间,将紧紧围绕全市农业生产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发展需要,加快推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升级,改善配套比,提高利用率,力争全市“十三五”期间农机购置补贴投入达10亿元,新增大中拖10000台、秸秆还田机5000台、高速插秧机2500台、育秧设备300台;“十三五”期间,计划在每个县(区)建成3-5个市级现代农机装备示范基地,全市力争培育省级农机科技示范基地10个以上,市县级农机科技示范基地40个以上,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机械30000台套以上。

  四是围绕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大力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发展。扎实抓好省级农机合作社机库、维修点和市级农机维修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工作,积极引导合作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大力支持合作社承担重点区域秸秆机械化还田、水稻机插秧、土地深耕深松等农机作业任务,全面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农机化服务组织作业面积占机械作业总面积的比例达到80%。全市力争建成达到省规范化建设标准的农机合作社300家以上,合理配置农机具的家庭农场超过100家。到“十三五”末,力争全市既提供作业服务又从事生产经营的“双主体”农机合作社达到200家以上,拥有产品注册商标超过15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