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招网上咨询会启动 专家:4种情况或被退档
考生什么情况下会被退档,分数高但失去投档机会又是什么原因?如果第一批次未被录取,会影响第二批次的录取么?昨天,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的网上高招咨询会启动,高招专家在线为考生和家长答疑解惑。专家建议,考生在选择高校时,最好留足分数,以便选择理想的专业。
四种情况可能导致考生被退档
录取中,考生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被退档了。昨天的网上咨询会,这也成为网友集中咨询的问题。例如,有网友关心:“我填的A志愿学校,分数达线,但6个专业分数不够,又不服从其他专业,是被直接退档还是转到B志愿。”工作人员回复:退档。
“我理科356分,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都想填。如果第一批次未被录取,对第二批次的录取会造成影响吗?如果第一批次的A志愿即使服从调剂也没有被录取,还会检索第一批次的B志愿吗?”工作人员回复,如果第一批次未被录取,不影响第二批次的录取。但如果第一批次的A志愿院校投档后被退,不会再补投到该批次其他院校。另外,如果专业不服从调剂,且分数没能达到你所填报的任何一个专业的最低分数线,则会被退档。
“投档后被院校退档了,怎么办呢?”工作人员回复,如果考生档案投到某院校后,因故被退出,将不再被补投到该批次平行志愿的其他院校。可以填报征求志愿或者参加下一批次的投档、录取。
同一批次的投档,什么情况下院校会退档?
1.所填报专业计划人数已满,且专业不服从调剂;
2.考生的体检结论不符合所报考院校相关专业的身体要求;
3.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等级或某门科目(如英语等)成绩不满足所报考院校在招生章程中提出的要求;
4.不了解院校对进档考生的排序方式及院校的录取规则,所填报的专业顺序安排不合理。
分数虽高,但失去投档机会的情况主要有哪些?
1.对自己定位不恰当,考生所填报的5所平行院校定位不准,高考总分达不到所填报高校的投档线或志愿间缺乏应有的梯度,此类考生存在无法被投档的风险;
2.考生的选测科目或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不符合填报高校的要求,这部分考生将不得参加批量投档;
3.身体条件不符合对身体状况有特殊要求的院校(如军事、公安等)在招生章程中做出的规定。
自主招生不在提前批次填报
咨询会中,不少网友提到:“孩子的分数虽然达到了志愿填报资格线,但没有达到省控线,不知志愿该怎么填?如果学校因为考生报考人数不足,而需要录取到资格线的学生时,又是怎样的筛选流程?为尽可能被录取,志愿填报应该怎么做?”
工作人员表示,志愿填报资格线比省控线低10分,分数在资格线以上的学生是有填报资格的,“这是考虑到生源不足降分的情况,可以参照往年录取情况不好的学校和偏远地区填。”
还有考生在本二和本三、专科之间纠结。“如果本二录取了,但不想去。还可以填专科和本三吗?”工作人员答复,如本二已经录取,将不再参加专科和本三志愿的填报。
近年来,通过自主招生考取名校的考生越来越多,有考生关心,“自主招生志愿是不是填在提前批次,第一批次可不可以填其他学校?”
工作人员答复:“自主招生不在提前批次填报。江苏专门设立了‘自主招生、试点学院、高校专项计划、综合评价录取’志愿填报栏,供获得上述招生院校填报志愿资格的考生,以及报考上海纽约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的考生填报相关志愿。”
选择学校要给专业预留空间
今年,文理科本科平行院校志愿由3个变为5个,这个变化让不少考生迷茫,不知如何取舍。“5个院校志愿,学校间的分数差距更小,学校的志愿满足率也会更高,大部分学校会招满。”南京工业大学学生事务部部长郭万牛表示,这意味着落榜的学生会更少。
“我孩子考了380多分,好像刚刚够南航、南理工往年的分数线,报其他学校会不会浪费了这个分数?”采访中,有家长表示,把分数用足才不吃亏。
“如果是踩线考进某所大学,其实学生已经没有多大空间选择好的专业。”郭万牛举例,如果考生考了381分,进南京的名校已经几乎没有选择志愿的余地,但在南工大,可以上最好的光电类专业。
郭万牛建议,选择学校时,要预留专业选择空间。考生和家长参考预估线时,也要看学校的发展势头,如果近年来的分数一直在走高,那就应该在去年录取分的基础上再提高几分做参考。
网上咨询会相关问答
如果艺考生不想上艺术类的话,还能报别的专业吗?
答: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的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可放弃体育类、艺术类提前录取院校志愿,选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的提前录取院校志愿;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的体育类、艺术类考生可以兼报文科类、理科类本科第一批及以下各批次院校志愿。
第一批次和第二批次都符合,是否只能上第一批次,不能上第二批次?
答:如果你的分数在本一分数线之上,可以同时填报本一、本二志愿。
如果被本一院校录取,则不再投档至本二院校;如果没有被本一院校录取,则继续参与本二批次的投档、录取。
是选择名校的冷门专业,还是选择相对普通的学校的好专业?
答:“热门”专业是目前紧俏的专业,报考人数多竞争就会激烈。“冷门”专业则反之。但“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填报志愿时需结合自身情况,相互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