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泰兴黄桥古镇:打赢新时代的“黄桥战役”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江苏,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既是长三角的经济强省,也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厚地。在此特定的时空坐标下,我们选择以各具特色的“古镇古村”为样本,藉以作为观察社会变迁的独特窗口,在古今交融中找寻传承与发展的新气象。敬请关注。
传承久远的黄桥烧饼,因黄桥战役时的支前贡献更受人们欢迎。记者王新年摄
图为当地人在制作黄桥烧饼。记者王新年摄
位于江苏里下河地区的泰兴市黄桥镇,是古镇,也是老区。源起汉初,北宋建镇,元末明初始称黄桥镇,近则以黄桥战役而知名。
1940年10月,新四军为保卫苏中抗日根据地打响了这场以少胜多的黄桥战役,战役的胜利是黄桥人民奋勇支前、军民一心换来的。当年的拥军歌曲是这样唱的:“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靠老百姓帮。同志们呀吃个饱,打胜仗多缴枪!”
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馆长周希洪说,黄桥战役让红色基因深深注入了泰兴这座千年古镇黄桥的血脉。“政治上红,经济上穷”,黄桥老区是江苏省划定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这里的脱贫、发展和振兴,牵动着历届江苏省委的关注。省委书记娄勤俭去年在黄桥调研时还指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老区人民,要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让老区人民的日子越过越好。
如今,新时代的黄桥战役已然打响。在黄桥,一块烧饼,孕育了一个年产值4亿元、从业人员2000余人的富民产业;一把提琴,做到了全国70%、全球30%的市场份额;工业总产值保持高速增长,实现了“三年翻一番,五年翻两番”的目标;截至去年底,18个经济薄弱村脱贫,累计脱贫率达到95.3%。泰兴市委书记刘志明表示,把黄桥建设好,既是政治任务,也是责任担当。
一块烧饼传与承
黄桥烧饼可谓“一战成名”,也成就了今天黄桥的第一张名片。
这一战便是黄桥战役。79年前的这个时节,新四军在陈毅、粟裕的领导下,以不足1万兵力击溃了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的进攻,歼敌逾万。战斗打响以后,黄桥百姓拿出平时舍不得吃的大米白面,全镇13家磨坊、66家烧饼店夜以继日地烘制烧饼,男女老幼用推车、挑担、肩扛,经大道、抄小路把烧饼送上前线,并组织担架队抢运伤员。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小推车推出来的,黄桥战役也是如此。”在黄桥镇退休老干部王永生看来,战争年代里,黄桥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的牺牲和贡献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若干重大革命斗争事件,绝大部分都与黄桥有关。”
正是因为独特的历史渊源,头一回吃黄桥烧饼,80后东北姑娘雷姗姗就被触动了。“我忽然意识到,黄桥烧饼不仅是一种可以‘果腹’的食品,它更应该是‘黄桥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嗅到商机的雷姗姗没有犹豫,2009年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婆家泰兴开办了食品公司,并注册“名扬”商标,“我们的愿望就是要让黄桥烧饼名扬四海。”
雷姗姗在经营中渐渐感到传统的制作销售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企业需要创新,她想到了文化元素。一头钻进图书馆和档案馆,雷姗姗以历史故事为基础编了一套黄桥烧饼系列连环绘本。这一招果然灵,买烧饼送绘本,一下子带火了销售,“这是文化认同感引起的市场共鸣”。
十年磨一剑,“名扬”烧饼的经营模式目前已由直营改为加盟,由成品供给调整为半成品供给,实现了批量化、多元化发展。
雷姗姗把文化融入到了产业,做的是创新;张天勇把文化当作事业,重在于传承。作为江苏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桥烧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天勇14岁学习烧饼制作技艺,师从烧饼大师刘润宝。“传统制作烧饼很辛苦,揉面更是如此,每天凌晨2点起床,准备生火、和面等前道工序,大约4点一天的买卖才正式开始。”
在张天勇看来,直到今天,制作一块地道的黄桥烧饼也并没那么容易。从和面酵面到装盘烘烤,从单一的烤饼到桶烧饼等30多个品种,无一不渗透着匠人的心血。“就像师父教导我的,揉面就和做人一样,是没有止境的。”带徒创业,开店连锁,张天勇先后培养了400多名弟子,也带富了一批黄桥人。
从1949年黄桥烧饼入选开国大典国宴,到2009年“黄桥烧饼制作技艺”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桥烧饼早已从黄桥走进了万家灯火。据黄桥烧饼协会会长何健介绍,黄桥烧饼现已遍布全国300多个城市的上千家实体店,快餐式的经营之路让人们不费劲就能吃到热乎乎的黄桥烧饼,年轻族群也可通过电商平台一饱口福。
小提琴,是黄桥的又一张发展名片。记者王新年摄
一把提琴韵味生
6月21日,今年国际乐器演奏日中国主会场活动落地在黄桥。这源于黄桥的又一张名片——小提琴。
走进黄桥琴韵小镇,小提琴造型的新式建筑和不时传出的悠扬琴声,让人赏心悦目。黄桥是如何做起小提琴的?这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
黄桥乐器文化产业园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钱富民告诉记者,彼时,几名知青从上海提琴厂下放到黄桥,不会干农活儿,村里就让他们做一些琴头和弓弦卖给上海提琴厂,这便有了黄桥小提琴产业的发端。到1985年,原溪桥公社乐器厂与上海提琴厂合作,成立了上海提琴厂泰兴分厂,也让黄桥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小提琴品牌——向阳牌小提琴。
改革开放的东风吹过黄桥,小提琴逐渐壮大为当地一项特色主导产业。这里不得不说一个人,他就是龙头企业凤灵集团董事长李书。现年67岁的李书从公社乐器厂的学徒做起,后逐渐成长为企业带头人。
1995年初,李书接到美国一家乐器经销公司的订单,要求泰兴提琴厂2个月内生产95种样品,按照惯例这至少需要3个月时间。“不敢接订单,还做什么企业?”李书和员工们一起,加班加点,只用53天就交了差。这不仅打动了美国客户,也让李书的事业有了新的转机。第二年,凤灵集团的前身泰兴凤灵乐器有限公司成立,凭借和美国乐器经销公司的关系,顺利打开了美国市场。
“制作一把小提琴需要300多道工序,仅仅修光一个琴头就要十几道。”成春莲在凤灵集团工作了20多年,每一天,经她的手修光的琴头有成百上千把。摊开一双手,手上的老茧凸显,这是岁月留给她的印记,也是小提琴品质有力的保障。凤灵乐器集团安全部部长何承明说,除了高档小提琴是纯手工制作,其余大都半机械化了,“但在提琴制作的每一道工序上,企业一直坚持精益求精,严格把关。”
不断做大的凤灵集团,也带动催生了一批同类企业。9年前,何琴在老板李书的鼓励下从凤灵集团辞职创业,没想到她的公司现已跻身当地行业前三甲,吸纳了当地100多人就业。何琴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具备年产吉他20万只、电吉他10万只、小提琴5万只、大提琴1万只的生产能力,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黄桥提琴生产及配套企业达220多家,形成了弓杆、琴头、拉板、箱包、五金配件等一套完整产业链,从业人员近3万人,年产值24亿元。”钱富民说,如今,黄桥的小提琴、大提琴和吉他占到国内市场份额的70%,全球市场份额的30%,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中国提琴产业之都”。
2017年,黄桥琴韵小镇先后进入江苏省特色小镇和国家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琴韵小镇,既要有琴,还要有韵。在黄桥,小学生已在普及乐器演奏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十多年来,当地学校及社会培训机构累计培训各类音乐艺术人群1.1万人次,连续八年举办“凤灵提琴之夜”吕思清名琴名曲音乐会等各类大型音乐活动。此外,制琴艺术家俱乐部、乐器文化创意研发中心、乐器创客中心等新兴载体层出不穷,汇聚了不少本土乃至全国的乐器制作人来此创新创业。
镇长王晓云则说:“以前本地人都爱拿黄桥烧饼送人,现在又多了本地产的小提琴作为伴手礼。”
一计旅游兴乡村
要发展,靠资源。既有古镇资源、红色资源,又有里下河自然风光资源,黄桥人看到了发展旅游的希望。“我们在把整个黄桥镇当成一个旅游景区来打造。”黄桥古镇旅游和景区管理局副局长秦凡说,早在多年前,黄桥就制定了旅游镇村体系,走特色旅游之路,以此来带动镇村经济发展。
“黄桥历史上穷,但是人才辈出。像清代的音韵家何萱、现代地质学之父丁文江、物理学家和剧作家丁西林、生命科学家王德宝,都出自我们黄桥。”秦凡说起当地的人文风物满是自豪感。据介绍,黄桥古镇至今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就有2000余间,大批唐宋明清石刻、木匾分布其间,蔚为壮观。
至于红色旅游,除了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黄桥还有通如靖泰临时行政委员会旧址、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新四军第三纵队司令部、黄桥战役支前委员会旧址、新四军黄桥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等。
相对于这些静态的文旅资源,黄桥正在倾力探索的是一条通过田园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位于黄桥镇东南角的祁巷村,是丁文江、丁西林两位大家的祖籍地,如今被冠以“中国最美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国字头”称号,成了苏中乡村游的热点目的地。
1996年,丁雪其被推选为村主任时集体负债280多万元,村里环境脏乱差,集体经济没门路。他当时经营一家猪鬃加工厂,就以“公司+农户”形式带动100多个加工户,户均年增收3-5万元;再后来,他带头流转土地种植葡萄,全村高效规模农业迅速发展到上千亩;2010年,已担任村书记的丁雪其说到乡贤投资2000多万元成立江苏金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对村庄进行整体旅游开发,方才找对路。
丁雪其告诉记者,祁巷村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摸索出了“村集体+公司+业主+合作社+农户”的五位一体发展机制,即村里负责土地流转和基础设施建设,金辰公司负责规划、开发、招商、运营,业主和本村村民承包项目,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村民成为产业工人。
祁巷村成功开发了占地3000多亩的3A级小南湖风景区,还建设了休闲茶庄、全国大型垂钓竞赛基地、竹筏游船娱乐中心、跑马场、卡丁车等多种乡村游项目。在这里,游客可以享受吃、住、玩一条龙服务,目前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在25万人左右。
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在惠及每一位村民。村民丁改云靠祖传的面点手艺,在村里农家乐打工,她摊出来的饼又香又脆,是游客们爱点的乡土味道。“我们一天做100多锅,我一个月收入2000多元,这比种田可好得多。”因病致贫的丁兴国是村里的脱贫帮扶对象,也是村里特别发展的低收入农户保洁员之一,这项工作为他家每年增收六七千元。
“丑小鸭变凤凰,‘烂泥沟’也能变成美丽乡村,我们对乡村振兴有信心。”丁雪其说,到去年底,村集体经营收入达到286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872元,是十年前的3倍之多。
一心共富奔小康
在奔向全面小康的道路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要进一步弘扬黄桥老区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在新时代奋发进取、真抓实干、担当作为。这既涉及到政策帮扶,更需要自力更生。
这是一个先富带后富的故事。南岱村有位党员养殖大户叫王敬,也有35户低收入农户,王敬主动找到村支书王贵斌,提出可以通过托养山羊的方式帮助这35户脱贫增收。所谓托养,就是由村集体为每个贫困户出资800元购羊款付给合作社,合作社为每户托养4只羊,年底除返还本金800元外,每只羊保底分红250元,这样每个贫困户年增加收益1000元,此外到合作社务工还可以获得劳务费。经由此法,村里的贫困户全数脱了贫,王敬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领头羊”。
为了帮助集体经济发展,当地鼓励村居集体资金购买黄桥经济开发区标房产权的政策已实施多年。简言之,把标准厂房的产权卖给村集体,村集体由此获得相对稳固的租金收益。“购买标房的资金,主要来自政策性帮扶资金和帮扶单位扶贫资金,剩下的是村集体资金。”黄桥镇农村工作局农经助理袁琦说,到今年底,黄桥镇集体经营性收入在35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居将全部脱去“穷”帽。
邹克俭是江苏省市场监管局派驻到太平村的第一书记,扶贫是他的重要使命。太平村此前已经买过400平米的标房产权,邹克俭提出凑个整数,“再买1600平米”。这个提议让村支书何俊宏听得心潮澎湃,如果真能买下这个数的标准厂房,村里光租金收入一年就有20万元,村集体脱贫易如反掌。可是,除了上级部门给的购房补贴和邹克俭从自己单位争取的40万元扶贫资金,还差十多万。
购买标房的截止时间是今年5月底,邹克俭告诉自己关键时刻第一书记要顶上,那段时间他往返于黄桥、泰兴、南京联系“化缘”,资金争取来了,可要到年底才能到位。开发区得知此情,欣然同意先和村里签协议,太平村的脱贫问题迎刃而解。
先富带后富还体现在镇域经济发展上,6年前,由省级层面推动,黄桥经济开发区与江阴高新区达成南北合作共建协议。紧接着,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桥工业园获批为南北共建园区,开创了全省乡镇级园区与国家级开发区合作共建的先河。
黄桥工业园规划总面积8.66平方公里,首期启动2.5平方公里,是黄桥经济开发区的“区中园”。泰兴市也给出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凡是能够下放的行政权力一律下放给黄桥,凡是能够享受到的省级优惠政策一律落实到园区和企业,凡是需要泰兴市一级协调解决的问题一律高效服务到位。
江阴一直是我国县域经济的领跑者,那里的企业愿不愿意来?“曾几何时,我们到江阴招商都是偷偷摸摸的。”黄桥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何清说,在设立南北共建园区之前,他们不知道江阴的企业家是否看得上一江之隔的黄桥。南北共建协议签订的2013年,前期已在黄桥租厂房生产的江阴企业主李国忠果断决定将企业从江阴迁到黄桥来,成为黄桥工业园第一家入驻的江阴企业。此外,和他一样付诸行动的还有25家江阴企业。数据显示,2018年,该园区完成工业国税开票销售130亿元。
从贫困户脱贫,到经济薄弱村摘帽,再到镇域经济发展,无不体现着从上到下奔向共同富裕的决心。王晓云坚信,新时代实现全面小康的黄桥战役一定能打赢,也一定会打赢。吴纪攀、耿志超、张玉峰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