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鱼浮灵"鱼活得久却致癌?来看记者调查

21.12.2015  12:11

  这段时间,朋友圈开始疯传一篇题为“太活跃的鱼千万别买,可能含致癌鱼浮灵”的文章,其中指出有鱼贩会在水中加入一种名为“鱼浮灵”的物质,使因缺氧而濒死的鱼恢复活力,但含有铅、砷等元素,致癌,并称央视已经曝光,这是真的吗?

  现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南京市面上很难买到这种增氧粉,在水产养殖和运输中,由于成本、操作方法等原因,很少有人使用,而菜场鱼贩使用的几乎都是增氧泵。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专家也介绍说,这种物质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理论上是可以在水中分解产生氧气、用来给氧的。记者还发现,这则传言其实早在2011年就在网上流传了,当时就被辟谣过。

  网传

  让鱼活蹦乱跳,“鱼浮灵”有奇效,但致癌?

  根据网上的说法,只要加入一勺“鱼浮灵”,即使是濒死的鱼也能恢复生机,活蹦乱跳,而这么做,是为了不让鱼在出手之前死去,卖一个好价钱。不仅是鱼贩,在大型的水产养殖场、鱼类的运输过程中,也会使用“鱼浮灵”。

  但有一些卫生监督所发布预警称,“鱼浮灵”里的铅、砷超标几百倍,鱼吃后体内铅、砷也严重超标,人一旦食用这种鱼,身体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患上恶性肿瘤。

  实验

  现代快报记者在网上选择了一家销量最高的店铺,购买了一瓶增氧颗粒(俗称“鱼浮灵”)。根据卖家的介绍,其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可用于水族箱长效增氧,钓鱼打窝,或者水体缺氧、鱼虾浮头等情况下应急使用,但容量小于100L的水体、长途运输中不能使用。随后,记者从菜场购买了5条鲫鱼分别放入水量相同的盆中,分2组进行对比试验。

  第一组实验

  目的:考察增氧颗粒是否确能供氧

  第1步:

  记者取四分之一的增氧颗粒碾碎成粉末放入1号盆中,并盖上了盖子

  第2步:

  2号盆中不放增氧颗粒

  第3步:

  随后把两个盆同时放入温度为25℃的室内,从前一天傍晚6点至第二天上午9点

  结果

  没有提供任何补氧措施的2号鱼已经死亡,放入增氧颗粒的1号鱼虽然也失去了活力,但是仍然存活。

  结论

  由此可见,该增氧颗粒确实具有补氧的作用。

  第二组实验

  目的:考察不同的用量对鱼的影响

  第1步:3号盆中同样放入四分之一的颗粒粉末

  第2步:4号盒则加入了5颗增氧颗粒粉末

  第3步:5号盒作为参照,通入增氧泵

  说明:由于从买鱼出水到实验时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三条鱼都有些蔫儿,4号鱼是其中最具活力的,入水时还甩起了尾巴。

  观察

  上午11点50,实验开始35分钟后,4号盆里的增氧颗粒完全溶解,鱼看起来十分兴奋,不停地扑腾,另外两组则较为平静,正常呼吸吐水。然而到了下午1点半,4号鱼基本不动了,嘴巴和鱼鳃开合明显减少,其他两组仍旧正常,受到惊动还会游动或者拍打鱼鳍。

  结果

  到了下午3点,4号鱼死亡,而其他两组仍旧存活,并且具有活力。

  结论

  根据卖家的解释,4号鱼死亡是因为增氧颗粒使用过量,造成水体酸度下降,碱度上升,这样的环境不适合其生存。

  鱼贩多使用增氧泵,成本低、使用简单

  传言一出,许多市民都表示受到了惊吓,生怕自己吃到的鱼也含有致癌物质,那么,南京市面上“鱼浮灵”用得多吗?从上周四开始,现代快报记者陆续走访了城内各大市场,发现鱼贩们使用的都是增氧泵。羊皮巷水厂市场内的一名老板告诉记者,他听说过有一种鱼药可以达到给氧的效果,但是没见人用过,增氧泵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且价格便宜。

  那么水产养殖过程中会有使用吗?周师傅在无锡开鱼塘三年,他告诉记者,前两年他曾买过一些增氧粉备用,平时主要还是使用大型的增氧泵等设备,偶尔在停电等紧急情况下使用,投入水中后可以瞬间大幅增加氧含量,以保证鱼不会缺氧死掉,但今年都到年底了他也没有买,因为没有用的机会,增氧设备可以在前一天蓄电。

  潘师傅家从事水产养殖已经二十多年了,养鱼之外也会进行鱼虾的运输,但即使是几百斤的鱼长途运输,路上要走七八个小时,他们也不会使用“鱼浮灵”这类增氧粉,一般都是一辆卡车放一个增氧泵或者氧气瓶,一根小管子通入水里,“主要是为了控制成本。

  在夫子庙花鸟市场一家大型渔业用品商店,工作人员介绍说,以前也进过类似“鱼浮灵”的增氧剂,但是没什么人买,生意不好,鱼贩们都使用增氧泵,便宜的只要十几二十块钱,一个水箱接两根管子,插上电就行,能用好几年,而增氧剂属于消耗品,一包就要几十块钱,很快就用完了。

  除了成本相对较高,使用方法相对复杂也是增氧剂不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射阳水产养殖推广站的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淡水鱼的运输中,一般是在水里加冰、或者使用低温冷藏车,从而降低鱼的活力,“鱼浮灵”这类增氧物质早已被淘汰了,因为不同品种的鱼保鲜方式不同,鱼量、水温等因素不同,放氧量也不同,如果浓度掌握不好,鱼反而会死亡。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一位姓陈的工程师表示,在鱼苗的培育阶段,他们也不会使用“鱼浮灵”。

  “鱼浮灵”理论上可以供氧

  如果原料没问题,“鱼浮灵”就是安全的

  那么过氧碳酸钠究竟是什么呢?是否和网上的传言一样,含有超标几百倍的铅和砷呢?现代快报记者就此咨询了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几位专家,郭子健教授介绍说,过氧碳酸钠是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加合物,在水中过氧化氢会分解成氧气和水,在工业上主要用作漂白剂和氧化剂。

  杨贞副教授也解释说,从分子式来看,该化合物本身也能分解出氧,理论上是可以用来供给氧气的,分解后的产物本身对人体和鱼应该是没有副作用的。

  如果说要对人体健康有威胁,那么可能是过氧碳酸钠的生产原料有问题,过氧碳酸钠一般是双氧水和碳酸钠混合生成,双氧水目前多用电解法制成,原料出问题的可能性较小,不过工业上的碳酸钠多是废物回收过程中的副产品,不排除铅、砷等元素超标的可能。她的说法和央视采访中的专家观点相一致,然而网上的这则文章却被选择性地忽视了,仍旧宣称使用后会致癌。

  传言早就有了,“鱼浮灵”的质量才是关键

  记者查阅资料也发现,其实早在2011年7月,这则传言就在网上流行过,当时果壳网就曾发布了分析,认为“鱼浮灵”本身在使用上没有什么问题,是一种安全而高效的给氧鱼药。

  如果是使用不合格的鱼药,确实有可能带来有害的重金属和砷。不能够依据一种药物的效果是否明显,来判断其安全性。因此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些药物的质量,以及市场的监管。(王益)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