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铁轨道上的“钢轨医生” 给钢轨做“B超”
龙虎网讯 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无数人在同庆新年的到来,享受节日的快乐。在这个特殊的夜晚,有一群人无法和家人团圆,默默地坚守岗位,铁路职工就是典型。
在冰冷的钢轨上,迎着寒风,他们推着仪器,步行在崎岖不平的轨道上,他们就是铁路上普通的工种——轨道探伤工,俗称“钢铁医生”。
针眼大的空洞也不放过
高铁的钢轨没有缝隙,一根钢轨没有尽头,铁轨内部针眼大的空洞,在轨道探伤工眼里,都不能放过,这仅凭肉眼是无法分辨的。
探伤工使用的仪器,主要是钢轨数字探伤仪和焊缝通用探伤仪,都是通过超声波穿透钢轨,然后形成回声,在仪器屏幕上显示不同的曲线,有点类似医院的“B超”。根据屏幕上的波形,探伤工要准确判断钢轨的内部情况,即有没有损害。
工作时,探伤工把探伤仪抬到轨道上,一台仪器只能探测一根钢轨。仪器底部有很小的轮子,正好卡在钢轨上,探伤工就这样推着仪器行走。南京桥工段检查监测车间主任刘国臣说超声波波形显示钢轨内部结构情况,如果发现有裂纹或空洞,就会报警。但很多报警,并不就意味钢轨有问题。比如,钢轨原有的洞口,是供螺丝通过使用的;钢轨上刻有编号,有凹陷处,探伤仪也会报警。这就需要探伤工仔细分辨。
南京桥工段检查监测车站共有75名探伤工,他们的作业范围分两部分,高铁线路从星甸到仙林,既有线从兴化到镇江,线路长度共有244公里。线路长度,是指钢轨加在一起的长度。
昼伏夜出,2公里要走1小时
和铁路很多工种一样,探伤工也是“夜猫子”,昼伏夜出,在“天窗”时间上轨道作业。“天窗”是指没有高铁运行的时间,一般是0:00-4:00。黑白颠倒的作息时间,他们早已习惯。而且,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凌晨时分,他们都要出现在轨道上。
据介绍,每天的工作量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作业路段需要提前申请,获批后就要按时按量完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铁轨底下眼睛看不见,探伤仪也检查不到,只能靠人工手检。在寒冷的冬夜,用手摸着冰冷的钢轨,一夜下来,不少探伤工的手都冻得发红。
有时,探伤仪发出的报警,探伤工还要用传统的办法进行确认。他们会随诊带着铁锤,在钢轨上敲击,通过声音和铁锤反弹的高度,来确认钢轨的情况。
在工作时,探伤工都很专注。刘国臣说,高铁养护的标准很严格,探伤工必须心细且专注。“哪怕是1毫米的病伤,都有可能导致钢轨断轨。高铁在行驶过程中遭遇断轨,相当于汽车过桥时桥断了,那将是很严重的事故。”刘国臣说。所以,他们工作时步行速度并不快,也不能快。在采访中,2公里的轨道,他们走了1个小时。
金陵晚报记者 李有明通讯员 洪敏
来源:金陵晚报 编辑: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