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速公路五项制度推进“五清三化”综合整治

01.09.2017  11:03

  今年以来,我省高速公路管理系统落实全省交通干线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项行动”要求,逐步建立五项制度,推动各地、各单位积极开展全省高速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五清三化”工作。截至7月底,在全面完成调查摸底任务基础上,共清除垃圾9396处约99万平方米,堆积物1399处约21万立方米,违法搭建物212处约5.7万平方米,非法种植物1579处约40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广告设施119块,其中高立柱广告32块;提升公路用地范围内绿化提升114万平方米,实施高速公路两侧绿色通道提升162公里,常嘉高速基本完成公路用地内绿化提升以及两侧绿色通道建设。

  建立摸底排查全面覆盖制度。全面梳理全省高速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对象存量,通过联合巡查与科技手段相结合方式,路面监控实时查,隐蔽部位拉网查,无人机灵活查,对高速公路用地、建控区、公路外缘100米等范围内的垃圾、堆积物、种植物、搭建设施、广告设施等进行“三位一体”的全面覆盖排查,并整理形成台账。

  建立问题清单销号管理制度。在调查摸底的同时,建立全省高速公路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重大问题清单,以及销号管理机制,以重点问题的解决推动面上工作开展。针对桥涵下方具有较大安全隐患的危险品,面积规模较大、存在时间较长的堆积物、种植物、搭建物,非法高立柱广告,提升不达标的“绿色通道”,2公里及以上意杨易倒伏路段等“硬骨头”问题,形成“一问题一编号”的支队清单,并将其中短期难以推进、需要上级协调的问题上报省局,由省局汇总形成全省重大问题清单,协调地方政府及有关单位,集中力量解决。对于调查梳理出的全省重大问题,明确责任、时限、要求,不定期针对清单问题开展回头看,解决一项销除一项;对未能及时解决的“加黑加粗”,主动查明原因,并针对性开展督促协调,保障整治工作有序推进。

  建立沿线设施信息化管理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全省高速公路沿线设施进行立档跟踪、“终身”管理。研发“江苏省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管理系统”,通过与“江苏省高速公路沿线广告设施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同步更新,健全完善高速公路沿线附属设施、建构筑物、广告设施等档案,形成一设施一档案的“户籍”模式,实现从许可申请到建设经营,从立案调查到拆除清理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高速公路沿线设施数据信息核查,按照设施区域分布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抽样核查,对核查发现的设施破坏、污损、拆除、建设等现象,及时更新系统数据,形成保障设施安全完好的“体检”模式,为强化高速公路沿线设施管理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建立分片包干区域互动制度。全省高速公路管理系统探索实施分片包干的管理制度,强化区域互动,落实主体责任,推动整治工作有序开展。省高管局建立局领导分片包干管理制度,局主要领导带队赴整治工作推进力度相对滞后的市县主动走访协调;各支队将辖区划分为若干区域,主动协调辖区地方政府与经营管理单位,积极参加地市、区域协调会议,组建桥下清运、建控区清理、广告清查、绿化清洁等专项小组,明确各单位管理责任,做好政策解释、清运保障、长效管理等,合力推进工作开展。

  探索长效管理制度。针对清理整治完毕区域,第一时间增补护栏围挡,并同步实施绿化提升与苗木补植;在强化日常巡查的同时,重点针对人员密集、清理整治大体量区域等,开展定期专项巡查,杜绝“死灰复燃”现象。探索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积极扩展群管网络,定期通报整治进度与不足,明确职责分工与处置时限;通过整治现场会商等方式,对重点难点区域进行定期“会诊”,有效推动落实管理责任。探索通过建设居民健身场地、公园等,实现社会公益化、区域共享化的桥下空间使用新转变;通过种植攀援植物,对建筑立面、上跨桥墩、护网等部位进行环保出新,打造高速公路“绿色视野”,逐步形成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各具特色的综合利用体系。(省高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