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绕不开创新这个关键词

09.03.2018  15:13

  江苏团会场,热词“高质量发展”持续升温。

  实体经济占比超过80%,江苏面临的各种新挑战,让发展动力的变革异常紧迫。区域经济如何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外媒体纷纷聚焦先行者。

  江苏聚集了优厚的科教资源,又是制造业大省,还有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我国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自主创新示范区”,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重要讲话中特别指出。

  如果问推动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是什么,江苏给出的答案是“创新”。

  区域发展一盘棋,高新区考核不唯GDP

  苏南自创区的依托形式是“城市群”。“所以我们力求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条块分割,推进创新要素在城市之间、园区之间合理流动和高效组合,构建协同有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科学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科技厅厅长王秦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2017年,苏南自创区R&D投入占GDP比重达到5.36%,辐射带动苏南地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82%,以占全国0.29%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6%、全省60%的地区生产总值。王秦说,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高新区是主阵地,高新技术企业是主力军。

  “淡化对GDP的考核,把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王秦这样总结建强高新区的秘诀。他们制定了专门的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办法,强化以创新绩效为主的考核导向,建立了以科技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导向的动态管理机制。

  在科技部公布的2017年国家高新区评价排名中,苏南10个国家高新区全部实现进位,被科技部列为支持创建创新型园区或特色园区的国家高新区达8家。“苏州工业园区被纳入‘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建设试点,成为全球微纳制造领域8大代表性产业区域;常州高新区太阳能光伏产业多晶硅组件光电转换率已经达到世界最高水平;无锡高新区是全国唯一的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王秦盘点着。

  聚焦改革试验田,产业创新无缝对接

  先行先试,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赋予苏南最大的政策。“把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作为改革的‘试验田’,着眼于创新产业研发组织方式,加快重大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王秦介绍的这些,实际上是尝试打通从“科学”到“技术”转化的通道。

  地方政府不再热衷招商引资,而是花大力气引进科教资源,在产业一线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既不像企业,又不像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高校,但能集四家之长,更好把产学研和大中小微企业的力量连接起来,以市场化平台化机制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网络。

  “常熟的智能液晶所将开启一个超千亿产业。”王秦举例,以县域为单位的新型研发机构群聚,常熟很有代表性。这些新型研发机构无级别、无经费、无编制,却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三无”有利于更好聚合各级各类政策资源,更好面向市场、灵活应对市场、高效适应市场,反而铸就了其有政策引导、有市场基因、有造血能力的“三有”优势,使科技研发从“花钱的事业”向“赚钱的产业”加快转变。

  据国家技术预测调查显示,我国15.1%的领跑技术分布在江苏。依托产学研共同体,江苏在纳米、超级计算、生命科学、太阳能光伏、物联网等领域,已有一批重大技术和战略产品居国际前沿。

  得益于一系列改革利好,江苏省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产品价格、企业亏损面等向好回暖。去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3051.6亿元,同比增长7.5%,高质量发展值得期待。


编辑:顾名筛
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思考:江苏突出创新引领 加快动力转换
  新华报业网讯 世界的前沿、时代的脉搏触手可及,新华报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