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高淳区因村制宜“老产业”焕发“新活力”

23.06.2016  08:40
        在新一轮扶贫工作中,南京市高淳区东坝镇新中村、青山村被列为市区经济薄弱村,下坝村、河南村被列为市定欠发达村。经过前期摸底清查,东坝镇对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9000元的低收入农户进行了建档立卡,共计993户1622人。
        针对两个经济薄弱村和两个欠发达村的实际情况,东坝镇围绕“精准施策、盘活存量、选准项目”的要求,因村制宜,帮助各村依托原有产业,发展新项目,通过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各村均已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
        新中村针对已经完工的标准厂房、人才公寓出租不够理想的情况,决定对外捕捉招商信息,引进效益较好的企业入驻,从而盘活存量资产,提高集体资产的利用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为了带动低收入农户脱贫,新中村以酱菜特色,拓展致富渠道。“八九十年代,我们村的酱菜,如东坝萝卜干在全区都是有名气的,但是常年来,都是处于家庭作坊式生产,增收效应微弱。”村支书孔福保介绍,经村两委班子商量,打算通过合作社的形式,邀请制作老酱菜的师傅以资金或者技术入股,让老酱菜焕发新活力。同时,结合土地整治项目,流转200亩土地作为低收入农户项目区,引导他们种植萝卜、黄瓜、辣椒等蔬菜作物,开展专业栽植培训,并以保护价收购蔬菜进行酱菜生产。在此基础上,通过注册商标、申请进入本地的各大超市和卖场,并做好网络电商销售。
        河南村结合岗坡地较多的特点,早在几年前,就建成了全市最大的有机白茶基地。“近几年茶苗在周边市、区销售情况较好,今年计划利用现有的茶叶合作社平台,投资60万元发展茶苗引进与培育项目。”村支书魏新华介绍,项目9月份启动,预计可增加村集体收入16万元。同时,计划在森林大道沿线规划建设650亩青虾养殖基地,发展休闲农业项目,带动乡村旅游业。
        以胡周农业股份合作社为平台,下坝村决定规模化发展高效农业,生产优质稻谷、小麦,提高产量。“计划投资400多万元在工业园区建设3000平米的水稻、小麦加工厂。”村支书王和华介绍,通过统一销售,提高村民收入,争取在2017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80万元,2018年达90万元,2019年达到110万元。
        “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我镇除了根据各村特点,发展特色产业,力争每个贫困村实现2019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甚至超过100万元的目标,还着重加大对困难户的帮扶力度,确保脱贫攻坚工作不漏一村、不漏一人。”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建档立卡的信息,实施分类指导,因户因人施策,对有子女上学的低收入农户给予学杂费减免扶贫;对因病致贫的采取健康扶贫;对失去劳动能力的132人给予社会保障进行兜底;对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由镇、村两级干部和村有能力的党员进行结对帮扶,通过物质帮扶、技术帮扶、创业帮扶、就业帮扶等多种措施,切实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
        (吴芳芳潘丽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