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嫁接”跨界空心微珠产业
一条生产线、四个工人,却能生产出比头发丝直径还小的高科技产品空心玻璃微珠。
这种具有革命性的微米级新材料,此前只有美国3M公司能够提供系列化高性能产品,如今其垄断地位已被中科华星逆袭。
在中科院理化所靖江产业园内,中科华星新材料有限公司演绎的传奇远不止于此。
攀亲“高精尖”
转身“白富美”
与现在生产精细的空心微珠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三年前,中科华星做的却是“粗活”,前身华星重工生产搅拌机、混凝土搅拌站,属于建筑机械行业,在偏僻的生祠镇红光乡野干得不温不火。
彼时,同行业龙头巨舰三一重工已采用“先送设备、三年后分期付款”的营销方式,掀起冲击力强劲的市场巨浪,华星重工这样的小舢板随时可能翻船。华星当家人陆建平清醒地认识到,自己产品的科技含量、市场份额都不可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巨头同日而语,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转型,寻找新的出路。
陆建平找到曾在中科院理化所挂职的郭惠斌,希望他帮助牵线搭桥“寻宝”,把中科院“高精尖”的科研成果转化。2012年,市委组织部带领靖江相关部门和企业赴中科院考察项目。来到理化所后,大家发现陆建平“消失”了。原来,他一眼相中空心微珠项目,与科研人员“黏”在一起开始产业化探讨。
现为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的郭惠斌说,中科院理化所点头答应“联姻”并非易事,此后反反复复上门“提亲”好几次。就像很多几经周折的家庭结亲一样,最终张敬杰教授看重的是陆建平、陆泽鹏父子俩为人诚恳、做事踏实,感动于靖江企业家对转型升级的渴望、在抢抓新机遇上敢为人先的精神。
2013年初,双方签订合作框架协议,随后成立中科华星新材料有限公司。中科院理化所以技术和知识产权作价入股25%,政府风险投资平台靖江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投入500万元,占股10%,企业出资65%。这次政产学研合作的“联姻”,也让企业通过高位嫁接开启了“技术+资本”的新业态发展模式。
神奇小微珠
拥抱大市场
中科院理化所“嫁”出的是国家863计划第三代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生产技术。此前,世界范围内虽有美、日、德等国家的企业能够生产空心玻璃微珠,但系列化高性能产品仅有美国3M公司能够提供。
在中科华星车间内,生产出来的空心玻璃微珠像雪白的面粉,在高倍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发现是一粒粒晶莹剔透的空心玻璃小球。中科华星总经理陆泽鹏说,每粒小球直径2~100微米,高性能空心微珠只有头发丝直径的三四十分之一。
这个空心小球,竟是石英砂为原料制成的轻质无机非金属多功能新材料,也是超出我们想象的“能量帝”。由于其密度小、导热系数低、绝缘性能好、机械强度高和耐腐蚀等优良性能,它可以做成隔热保温涂料、深海管道保温耐腐涂层、航天航空隔热材料、电子封装材料、防火降噪装潢材料等,应用起来似乎无所不能。陆泽鹏介绍,在油气田开采领域,用空心微珠作为填料的轻质钻井液,可以提高钻井速度、钻头寿命。前段时间,他才得知一家生产手机外壳的企业采购华星空心微珠,是用于增加手机外壳的光泽度。
以中石油为代表的国内油气开采企业运用华星空心微珠,连全球著名的油气服务商美国哈里伯顿、斯伦贝谢公司也采购华星产品。美国人不买自己国内的3M公司产品,说明中科华星已经实现超越,并形成价格新优势。
创造发展新优势
延伸产业链可期
中科华星的空心微珠已出口美国、俄罗斯、中东、泰国、印度、缅甸,在手订单七八千吨。而企业现在每年的生产能力只有3500吨,车间里根本来不及生产。许多人担心会不会错过“吃饭行情”。但在中科院理化所副所长吴剑峰看来,双方“技术+资本”的产业化合作已经创造了“靖江速度”。
中科华星成立后立即在城北园区科技孵化园租用车间进行产品中试,建起了一条年产500吨的生产线,同时在开发区总部的中科院理化所靖江产业园建设新厂区。2014年底新车间建成,第二条3000吨生产线于去年7月完成安装投用,首条生产线也搬至新厂区,企业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科技成果产业化。按照计划,中科华星还要上马3条生产线,形成16000吨的年生产能力。
空心玻璃微珠产业化生产线只能自己摸索制造,技术指导离不开理化所的专家,但陆建平原先搞建筑机械的老本行派上了大用场,独家制造出“秘密武器”。看似跨界的成功转型,并非与原先的行业完全隔绝,有的企业会将成功的管理理念、营销方式等移植嫁接,华星则将机械制造技术加以运用。核心人才、核心技术、核心设备,形成中科华星核心竞争力。
“既然创造了新优势,为何不能在生产中间材料产品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做更多的终端产品呢?”郭惠斌的提议与陆建平的计划不谋而合。他们举例,如果用空心微珠生产出室内墙板材料,不仅隔音隔热、保温节能、低碳环保,而且墙体很薄、能节省空间,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应,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甚至,可依托中科华星形成新材料产业园,招引投资者生产各种微珠材料产品。这样的梦想,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