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骑行1200公里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华网南京2月2日电(庞雪汀 王快快)从江苏南京出发,途径安徽、河南和湖北三省,进入陕西省境内,翻过秦岭山脉最终到达西安,骑行总里程1200多公里,预计行程12天,这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大四学生周丹发和马力的回家之旅。每天赶100多公里路的同时,周丹发和马力还利用休息的时间,通过拍摄照片和采访的形式,搜集当地市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趁着年轻去经历,2015年初的圆梦之旅
从自行车到拥有自己的山地车,大四的周丹发平时就喜欢骑行,南京周边的紫金山、浦口区,还骑行过镇江和马鞍山,但是从南京到西安这么远的路还是第一次。他和马力是同学,老家都在西安,便一起策划了这次骑行。起初两人的父母不同意,担心他们的安全,坚持要他们放假买车票直接回家,“后来我和马力将详细的安排给他们看了,又沟通了很多次,他们才同意。”周丹发说。
“趁着年轻,干一些热血的事情。”周丹发说,骑行回家也不是一时兴起,这是他上大学以来的梦想,“所以说这是一场圆梦之旅。”
1月20日从南京出发,到26日已经行程过半,骑行了760多公里。按照计划,当天到达了河南南阳市,到晚上9点才找到旅馆安顿下来。“今天天公不作美,下着小雨,外衣都湿透了,赶了125公里路才到达目的地。”周丹发说。
每天骑行100多公里,坚持十余天,靠的是毅力,也是对意志的磨练,这也是他们出发的初衷之一。另外,周丹发认为这次骑行也是接触、认识社会的好机会,他相信他和小伙伴通过这些历练,也会得到成长。
车轮“滚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痕迹
周丹发告诉记者,他们在骑行的途中,会通过拍摄照片、交流采访等形式来记录各地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情况,并将拍摄的照片发布在微信以及微博,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路骑行,一路实践,周丹发说这是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思想和素养上的拓展,是一次自我提升,通过这次实践深化自身对24字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促使自己更加坚定地去践行。
“骑行12天,正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12个词,我想每天以一个词为主题,拍摄相关的照片,并配上解释的文字。”周丹发说。
比如说“和谐”,他举例说“一路上碰到了很多热心肠的人,当地餐馆的老板知道我们是骑行的学生,对我们很热情,不仅饭菜量很足,还像对自己孩子一样叮嘱。在六安,有一位老板在我们出发前还提醒我们加满热水。在罗山县,一位老板很熟悉附近的路线,还给我们指路,特别热情。正是因为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我们骑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比如说“爱国”,周丹发说在信阳市的一条很长的街道上,街道两旁都悬挂小国旗。在南阳市一个宣传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筑物下,一名普通的市民深情并茂地向周丹发谈了自己对这24字的理解。
比如说“敬业”,在巢湖105省道监测站,执勤人员24小时轮岗,周丹发采访了其中一位工作人员,了解到他们是监测司机是否疲劳驾驶、是否酒驾醉驾,是否超载超重的,为了对司机负责,他们一刻都不敢疏忽。
周丹发说,还有很多的例子,他们一路骑行,看到很多人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了解到人们对这24字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很高。
骑行越来越艰难,行程可能会延长
如果说暑假的骑行是要和暴雨烈日作斗争,那么寒假骑行不止是暴虐的雨雪天气,更有由此带来的路面湿滑结冰等一系列不利条件。
周丹发告诉记者,他们基本是沿312国道骑行,中间有的路段和沪陕高速合并,高速路不允许非机动车行驶,他们只好绕道省道和县道,之后再绕回国道。国道上不论早晚,车辆很多,道路施工路段比较多,灰尘很大,经常被呛到。遇到雨天灰尘沉降空气变好,但是雨水又会将衣服打湿。
27日南阳市—西陕县沿途大雪,地面湿滑,周丹发和马力需将车胎气放掉一部分,来增加摩擦力,但是这样需要耗费更大的力气骑行,还顶着3~4级的风,加上雪迎面吹打到眼镜上看不清路。“有的时候还有侧风,也会引起航空中所说的‘侧滑’。骑行难度更大。”周丹发无奈地说。紧接着他们将要进入陕西境内,要爬秦岭,一路缓坡,这将是对他们更大的考验。周丹发表示,如果雨雪天气导致路面结冰,他们的行程可能要推迟几天。
除了路况和天气这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因为他们是回家,带了行李还有修车的工具等,是负重前行。早上八点钟从住的旅馆出发,一般能吃上早饭,但是午饭就不能保证了,因为不一定路过的地方有人家,所以他们会随身携带面包、士力架、饼干和水,午饭就以此充饥,晚上要等到达目的地安顿下来才能吃上。另外,由于预算比较低,宾馆不太好找,很多时候住在青旅,“有一次骑行回来太晚了,宾馆没有标间了,我和马力两个大男生睡了一间大床房,今后回忆起来也是很搞笑吧。”周丹发自嘲说。
尽管路途遥远,行程紧张,路况和天气情况难以预测,周丹发说他很享受在路上的感觉,一路上饱览了沿途的风景,领略到了各个地区不同的人文情怀,品尝到了各地的特色美食。是骑行,也是一场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