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马庄筹备首届香包文化节 传统年俗喜迎八方来客

16.02.2018  20:51
神农氏雕塑前,马庄村民自编自演排练舞龙舞狮节目。 朱志庚 摄

  中新网南京2月15日电 (记者 朱志庚)农历狗年大年初一,徐州马庄首届香包文化节将拉开大幕。2月14日,在马庄文化广场,记者探班香包文化节现场了解到,从大年初一到元宵节,马庄村安排了大量群众汇演民俗活动,包括神农祭祀大典、香包制作、舞龙舞狮、赶毛驴、抬花轿、元宵灯会等等。

  当天有些阴沉的天气阻挡不了群众的热情。在马庄文化广场神农氏塑像前,四条数十米长的“金龙”在村民们的舞动下,时而盘旋,时而腾空,“巨龙”身姿矫健地遨游空中,给人视觉上强大冲击力。广场四周,到处是身着古装的村民“演员”,身在其中,犹如穿越到了古代。

  “五队的盘龙位置偏了,再朝旁边靠靠。”马庄农民乐团团长孟辉正在指挥大伙排练舞龙舞狮节目。“今天先走下过程,熟悉一下场位。”孟辉说,毕竟这些表演都延续了好多年,但是为了发挥更好的水平,村民们还是赶在节前再排练一下,心里踏实。

非遗传承人王秀英老人展示最新制作的龙凤香包。 朱志庚 摄

  “我是五队的龙尾,自从嫁到马庄村后,便参加了舞龙表演。”32岁的马庄村民厉丹喘着粗气介绍,目前排练的节目要在大年初一神农祭祀大典上表演。此外,年初二,还有首届民俗文化节,到时候不仅要舞龙,还要敲铜擦,每个村民都参演好几场。

  马庄村有5个村民小组,每个组都有村民参加演出。五组的组长武作华就当起了该队的“龙头”。“舞龙是个体力活,我该带头参加。另外,这也是发扬集体精神的时刻,有利于村民团结。”武作华说,表演也是给广大村民过节助兴,虽然累点,但是只有参与了,才能懂得其中的欢乐。

  “马庄民俗文化往上追溯可到满清时期。2008年以后,马庄搞旅游开发,因民俗文化有一定基础,就进行深度挖掘,并对村民进行培训传承。”72岁的马庄前党委书记孟庆喜说,今年村民有200多人参加民俗表演。平时村民们有自己的工作,有任务了,便把这些“演员”集中起来。平时排练时间都是在晚上19:30到22:30,这个神农氏祭祀大典,用了一个月才合成。

马庄村民加班加点赶制香包。 朱志庚 摄

  在马庄村委会大院里,十几名村民正在赶制一个巨型香包。“这是为了举办首届香包文化节专门制作的。直径为4.8米,加上中国结和穗子,这个香包挂起来总共长17米左右。”马庄村委会张主任介绍说,马庄香包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发展壮大马庄香包的产业化道路,马庄村还筹集资金数百万元,打造了香包主题客栈、展览馆、大舞台、大课堂、工作室、专卖店等。

  马庄村现任掌门人,村党委书记孟国栋正在现场参与节目排练。片刻休息时间,孟国栋向记者介绍:“我们初一当天,首先进行升旗仪式,然后进行神农祭祀大典,接下来举办马庄首届香包民俗文化节开幕式,同时还要举行马庄第三十二届农民运动会。大年初一,马庄还将举行香包邮票纪念册首发仪式。初二到初六继续举办举行民俗表演活动,正月十三到元宵节,还要继续举办每年一届的大型灯会。

高达17米的巨型香包喜迎八方来客。 朱志庚 摄

  “我们的香包设计中,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孟国栋介绍,香包有很多形状,寓意也不尽相同,有的用来辟邪,有的用来祈福,还有中药香包可以安神调心驱虫防疾病,款款深受大众喜爱。目前村里的香包处于脱销状态,线下销售都远远满足不了,线上销售也只能不得已暂时停下来。

  下午17时左右,17米高的巨型香在两台起重机的牵引下,被缓缓安置在马庄文化广场入口处。气势磅礴的造型,沁人心脾的浓香,欢乐喜庆的中国红,将迎接春节期间来此游玩的八方来客。(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