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首次用无人机洒“悬铃散”治法桐“毛毛”
南报网讯 (记者 马金) “突突突……”伴随着旋翼转动声,一架无人机驮着“药箱”在玄武区东苑路慢慢升空,飞临法桐上方后开始喷洒雾状水汽,气压吹得枝叶欢快跳动。昨天上午,南京首次试用无人机喷洒“悬铃散”治理法桐飘絮。
“悬铃散”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对法桐实施“绝育”。2014年起,“悬铃散”生产单位、南京登博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始对珠江路、长江路、北京西路、东苑路、月苑南路等城区主干道的法桐喷洒“悬铃散”。试验证明,这是减少“毛毛”很有效的措施,比如东苑路上法桐的果球总量就减少了60%。
不过,药剂的“绝育”效果与喷洒设备关系很大。“果球主要分布在法桐枝干的外侧,而南京很多法桐高达二三十米,甚至40米,药剂必须喷洒足够高才有效果。”登博公司工程师丁万文说,今年该公司启用了大型喷雾机,洒药高度可达25—30米,能覆盖绝大部分法桐枝干。但对于30米以上的法桐枝干,喷雾机却无能为力。“去年我们就开始计划用无人机对高大的法桐洒药。”丁万文说,国内无人机喷洒农业已有一定运用,相比之下,在城市里使用还很少。城市中高楼大厦密集,无人机通过GPS定位的精准度并不理想,因此实施喷洒的难度很大。
经过近一年的研发、测试,一架装载10公斤“悬铃散”的无人机昨天得以试飞。记者在现场看到,在工程师的操作下,无人机以每秒一米的速度缓慢地飞越法桐树上方。药剂变成水雾喷洒在枝叶上,在气压作用下,法桐顶部的枝条和树叶明显地晃动起来。
通过测试,现场工作人员发现无人机喷洒还存在一些难题,如定位精准度有待提高;按照最大剂量喷洒,一趟只能喷约500米路程。另外,喷头喷洒的距离是3—4米,而道路上的法桐不可能一样高,如果两株树“身高”差比较大,高的能喷到,低的就不一定能喷到。最终,这些问题都会直接影响药剂喷洒效果。
“我们要对‘悬铃散’剂型进行改良。”丁万文说,下一步除了要增加药剂浓度外,还要添加一些固体药剂颗粒,能够使它们附着在枝叶上起到“绝育”效果。无人机研制方、南京天一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鲁京表示,公司将进一步研发提高无人机定位精准度,同时正在开发一款软件,今后根据不同机型、气流下压力度、飞行速度等数据,就可以测算出需要何种配比的药剂,使喷洒更科学。据了解,未来,无人机会作为大型喷雾机喷洒“悬铃散”的有益补充,在北京西路、中山北路等法桐特别高的路段作业,更有效地治理“毛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