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期无人机航拍培训班在盐城开班
学员在室外进行无人机飞行训练。 于先明摄
新华调查
10月19日,盐城市第二实验学校操场上空,6架无人机似白色“大蜘蛛”缓缓飞行起降。这是我省首期无人机航拍班10日在盐城开班后,31名学员首次“驾”机飞行。
航拍班来了群补课者
“如果早半年学会飞行技术,我就能在‘6·23’龙卷风冰雹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进行航拍,指导救援并留存重要资料。虽说后来有民间组织去灾区航拍,但还是晚了。这次单位派我来,就是要补上这一课。”坐在电脑前,阜宁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刘振光模拟着飞行训练,言语中流露遗憾。
早学早受益。8月,省航协、盐城市航协等合办航拍班的消息一传出,大丰区公安局第一家报名。今年5月,荷兰花海举办无人机航拍表演,引来不少航迷,负责安保执勤的民警却受到挑战,对盘旋头顶的无人机不知该如何监管。
“无论交通执法、大型安保,还是侦查取证、抢险救灾,都能用到无人机。它速度快、效率高,用好了,能减少警力,降低执法成本。”盐城市交警支队法制科学员甘建国说。学员中还有来自宿迁、连云港的4位民警。参训的宿迁市公安局严安告诉记者,单位专门成立无人机大队,由他负责。重任在肩,小伙子白天上课,晚上自学到深夜。
“首期培训计划招20人,报名就来了40多人,开班后共收学员31人,其余要等到下一批。”盐城市航协秘书长陈惠彪打开学员花名册,除20名警察外,剩下的学员来自媒体、环保局、图书馆和大型农场,另有3名个体户。培训收费怎样?没飞行基础的培训20天,收费8800元;有基础的学10天,收费4800元。
“比起传统摄像机和单反,无人机多视角、多方位,可全景展现。”盐城市图书馆信息资源开发部主任易路杰说,单位每次拍摄“非遗”专题片,都从社会上借机借人。无人机培训师叶雄鹰来自射阳供电公司,他说:“以前巡线靠人爬上电线杆,周边区域都要停电,工作量大,而且很危险。用无人机巡线,效率高,更精准。”
“以前接到露天演唱会单子,航拍业务只能介绍给别人,现在要把这生意抢回来。”自己报名学航拍的盐城亨王音响负责人薛大江说。做电子科技产品的李矿生是个航迷,他想通过培训考试拿证,不再“黑飞”,同时了解无人机的结构原理,为今后进军无人机生产领域打下基础。
目前,经省航协资质认定的无人机飞行培训点全省共3家,分别在南京及盐城。此次培训考试合格的学员,除获得ASFC飞行员证外,还可拿到新华网颁发的航拍师证。
应用井喷呼唤职业飞手
进入10月,盐城市盐都区艾津植保专业合作社社长叶守国终于能歇下来。今年,为盐城5000多亩稻田喷药施肥,合作社的无人机飞了4次。“无人机喷洒农药、液体肥料,省工又高效,一年正常能飞9个月。”他说,无人机用于植保,比航拍更危险。无人机携带十公斤农药飞行,离作物仅1米—1.5米高,每秒飞行三四米,旋翼每分钟转3000次,可以说削铁如泥,掉下来碰到人,后果很严重。
在艾津合作社,10名飞手都是本科生和研究生,这些“高知新农人”被送到无人机厂家培训合格后,才能“飞”进农田。上岗第一年,他们得由有经验的飞手带着作业。没有“飞行”任务时,每人每周“飞”3小时—10小时,以提高熟练度。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无人机产业化是航空装备发展的重要部分。预计到2020年,我国植保无人机需求量达10万架,需要40万名从业人员,亟待培养大量职业飞手。
“相比无人机,职业飞手、优秀航拍师更值钱。”叶雄鹰回忆,他去年在南京考飞行证,有个没通过考试的安徽学员当场就哭了,一问才知,小伙子已跟一家公司签好就业合同,就等着拿证。参加培训的学员未必都能过关,叶雄鹰参加的那场考试通过率为80%。飞手的薪酬远高于一般技术工人,岗位竞争激烈。目前,深圳持证飞手月薪万元起,在盐城从事植保的飞手月薪正常7000元。
记者走访盐城苏宁、国美门店及部分无人机专卖店得知,它们近年卖出无人机近2000架,价格在3000元至6000元之间的卖得最火。省航协保守估计,全省各种无人机的保有量,至少也有三四万架。
“这么多无人机,基本还处于‘黑飞’、无证飞行的状态。”陈惠彪1989年从北航毕业,曾当过盐城中学航模队队长,在省航模比赛中拿过第一。“2013年,我们10多个航迷经常在一起飞,因为操作不规范,机器不是撞墙就是撞树,撞墙还能捡回来,撞树掉下水就炸机。这些飞机最后就这样丢了。航迷不能只看到玩无人机的乐趣,必须看到它的危险性。规范飞行,这个行当才能健康发展。”他说。
无人机迎来“本土造”
走进苏宁易购盐城铜马店,无人机柜台上摆着的大小“蜘蛛”特别醒目,不同款的价格从3000元到10多万元不等。负责大疆无人机销售代理的孙龙芳介绍,进驻苏宁已一年,销售100多架无人机,其中用于礼仪广告的占三成。客户购买后,孙龙芳现场培训一小时,以后便由专业教练在微信上指导,有时也开培训课。但也有些销售点,由于无人会操作,客户下单后还得请盐城市航协帮忙。
“环境监测、农业植保、消防救灾、航测、餐饮、旅游、体育、休闲,无人机的应用几乎渗透到所有能想到的领域,真正从新闻应用向综合产业方向转型。”省航协副会长陈春宁认为,无人机需求井喷,吸引众多企业争切市场蛋糕。江苏无人机生产企业不少,仅南京就有几十家。
盐城数字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百余架植保无人机已销售近半,其中盐城、泰州、无锡的合作社、种田大户买走四五十台。规模化种植需要科技支撑,东台宏熠科技总经理赵鹏看好植保无人机市场。几年前,他在深圳生产竞技类、航拍类无人机,一个月能卖2000多台,但竞争激烈。去年他来东台办厂,一年生产300架植保类无人机。“我们边生产边调查,看飞防能不能满足农户需求,用飞防手段种出的农作物效益如何,通过服务与市场不断磨合,提高产品成熟度。在盐城,建湖、东台、亭湖、大丰等县(市、区)已试用我们的植保机,公司为各地培训飞手150人。”他透露,明年将大规模投产植保机,市场会辐射盐城、南通、淮安、宿迁等地。
“谁能飞?在哪里飞算规范?这些问题没有答案。除了航空部门的零星规定外,国家还未出台完善的法规,规范无人机飞行。”陈惠彪迫切希望国家早日出台政策,让广大航迷在依法飞行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和价值,也让无人机产业,真正插上腾飞的翅膀。 (卞小燕)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