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癌女子创办首家社区方言馆 保护老南京方言
“啊是地呀”、“莱斯”、“啊要辣油”……很多人以为这些就是南京话,其实对照50年前的“老南京话”,这些发音都不正宗。在“老南京话”逐渐消亡的今天,鼓楼区宁海路街道三步两桥社区有位68岁的老人陈宗霞,身患癌症多年却一直致力于老南京方言的抢救性保护,她不仅被选为江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南京话”官方发音人,还在社区开办了全市首家南京方言馆。
出生老城南,小时便学会白局、老吆喝
陈宗霞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南京老城南。“我家祖上三代都住在老门东三条营70号,靠织云锦谋生,周边邻居也都是工人,平时劳作艰辛,下班后常凑在一起编白局。”在跟记者聊天时,陈宗霞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完全听不出南京话的口音。
她回忆,她的父亲拉胡琴,其他人则配合敲碗碟,一边说唱一边打快板,所谓“白局”,就是白唱一局,自娱自乐,“记得小时候,每天一早,我就能听到门外的各种吆喝声,耳濡目染,也得到了父辈们的真传。”
“大家熟知的白局、老吆喝等说唱艺术用的都是正宗老南京话,但最古老的老南京话远不止于此,很多发音现在都已丢失了。”10多年前,陈宗霞就萌生了将老南京话传承下去的念头。可2007年,陈宗霞被查出患上乳腺癌,进行了多次化疗,2009年癌症复发,让她愈发担心时间不够用。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宗霞听说江苏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正在海选发音人,当即就报了名。
通过海选,成为“老南京话”官方发音人
据了解,为克服文字记录发音无法保存声音原貌的缺陷,从2008年起,江苏省开始试点承担建立“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陈宗霞说,南京城区方言发音人的海选分老年组和青年组,分别用以记录老南京话和新南京话的变迁过程,征召条件非常苛刻——老年组必须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祖上至少两代人是南京人,本人须在南京城区出生和长大,且不能离开南京太久,此外还有身体健康、牙齿完整无缺、男性不能吸烟等条件。一开始有上万人报名,通过以上条件的仅400多人。
接下来经过三轮考核,老年组只剩下陈宗霞和另一位老人,江苏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最终给了他们“官方认证”。
成为官方“发音人”后,陈宗霞还被带到云锦博物馆、总统府等景点,用老南京话做实地介绍,录同期视频,然后回到录制大棚,将之前的介绍再说一遍,以后将作为南京历史文化语音素材。
从2014年开始,陈宗霞已阶段性录制了大量字、词、故事、儿歌、笑话等。据了解,“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的创建工作目前已进行了2/3。
首家社区方言馆“话访南京”5月免费开放
作为官方发音人,近年来,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陈宗霞就热心开展各种有关南京话传承的公益活动,如到幼儿园给孩子们唱南京方言儿歌,在社区开课教说老南京话,还带领了一群癌友自编自导南京话节目……
今年,陈宗霞在社区的支持下开展了一项“大工程”,建一个南京方言馆,名为“话访南京”,社区为她提供了200多平方米的空间。这是全市首家南京方言工作室,位于三步两桥社区办公楼4楼。走上楼梯就能看到类似玄武门拱门结构的门头,古色古香。工作室被隔成大大小小7间房,分别有不同的功能。
社区书记万伟介绍,“话访南京”将从南京方言切入,打造草根文化,最后往文创领域的众创空间方向发展。他们到市档案馆查阅了大量关于老南京的史料,将真实的方言变迁过程搬到了工作室的墙上,“会设计一面12平方米的发音墙,将动物、老物件、人物等图案做成小块按钮拼在墙上,到时来访者一按,就能听见对应图案的老南京话语音。”目前,方言馆已完成硬装,预计下月免费开放。
总结老南京话四大特点,进行文字记录以便传承
陈宗霞说,50年来南京话的变化非常大,比如老南京话中说杯、碗、筷、碟,都带儿化音,跟现在完全不一样。这些年,陈宗霞将地道老南京话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并做了文字记录。
她总结了四大特点。“一来,老南京话里儿话音、卷舌音多,脑门叫‘脑壳儿’,手指叫‘手指头儿’,小鸟叫‘小马错儿’,蝌蚪叫‘小马古多子’。”陈宗霞向记者演示:“发音时嘴唇要窝成‘O’字形。第二,老南京话的入声之间分得非常清楚,平舌音、绕舌音不能混为一谈。”
老南京话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涵义丰富,文化含金量特别高,比如老鼠叫“小耳朵子”,蚯蚓叫“曲张”,都是根据物件的特点或是用途取名。为了证明老南京话特别文明,老人特别指出一个误解——“潘西”并不是老南京话。“‘潘西’是个不文雅的词,老南京的方言非常文明,上厕所就说‘出恭’,老南京话中没有骂人话,很多骂人话都是后来被人放进来的。”
“第四个特点,是很多老南京话有音无字,只能口口相传。”陈宗霞说,“这也是我经常进行文字记录的原因,再不把这些写下来,等我们这批人都走了,就真的来不及了……”
编辑: 郭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