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个别餐饮大咖相继关停 部分客户预付卡无法继续使用
店关了,你手里的预付卡还好吗?
南京为预付卡备案的企业仅50家 消协提醒办卡时不要忘记要发票
金陵晚报记者 陈岑
去年6月,在南京口碑一向不错的代官山、粤鸿和等餐饮“大咖”都相继关停,不少客户的预付卡内还有大量余额,无法继续使用。在越来越低的发卡门槛前,相关部门在监管上有没有具体措施?作为消费者,如何才能尽可能地少受损失?
3000元预付卡只用了一次
有一段时间没去代官山的郑女士,昨天再次来到自己喜欢的餐厅门口却傻了眼——原来新街口的代官山,已被其他品牌店接手,向附近的人一打听才知道,该餐厅已经关门半年了。
郑女士有些惊讶,曾经门庭若市的火爆餐厅,怎么说关就关了呢?更让她郁闷的是,因为儿子爱吃,她在去年曾在该餐厅买了一张面值为3000元的预付卡。
“我只吃了一次,大概消费了700多元,卡里应该还有2000多。”让郑女士无法理解的是,餐厅关门,却连一个电话、一个短信都没有通知到。与此同时,代官山三山街店也在去年6月停业关门,某点评网站上还能查询到两家门店的信息,而对其的描述仅为“暂停营业”。记者拨通门店电话,显示为停机状态。
“虽然和商场签有协议,店铺租赁日期至2018年,但没有通知到商场就私自关闭,并且联络不到相关负责人。”商场的工作人员透露,出事时,有不少办理过代官山预付卡而未消费完的会员来询问过,卡内余额从500元至3000元不等。
曾备案 卡里钱仍拿不回
事情过去这么久,卡里的钱找谁追?还能追回来吗?这似乎成了一个暂时无法知晓的“谜”。
记者了解到,代官山总部为上海展圆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展圆公司在上海市商务委网站单用途预付卡备案企业目录中榜上有名。而根据相关管理办法,已备案企业,要么缴过保证金,要么购买了预付卡履约保证保险,那么,办理预付卡的消费者还是能挽回损失的?
事实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2015年7月,上海媒体报道称,上海市商务委对此的回应是:商家跑路不符合赔付条件,代官山的确买过相关保险,但目前不能赔付。让企业参保,看似有保险公司兜底,但商家一旦跑路失联,清算无法进行,赔付也就无从谈起。另外,至于保证金制度,往往是要求每季度备案更新一次数据,时间上难免有迟滞,这期间一旦企业因经营困难大肆发卡,先期缴纳的保证金可能并不足以赔付。
南京曾经的“红店”陆续关门
事实上,代官山预付卡仅仅只是郑女士手中“僵尸卡”的其中之一。她向记者展示了出现同样问题的预付卡,其中有粤鸿和以及雍福会的餐饮卡,她粗略统计,这些卡的金额价值约在1万元上下。
粤鸿和的关门也来得突然,等郑女士发现时,南京数家粤鸿和集体歇业,而仙林粤鸿和则不认可她手上的预付卡。至于雍福会,郑女士回忆称,这家有名的香港餐厅,老店“跑路”,新店表示,卡能不能用得到现场刷卡,如果过了有效期,她手里的卡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废卡”。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郑女士一人的遭遇,曾经门庭若市的王子饭店、湘鄂情等大型餐饮企业,也陆续关门,并伴随一系列相似的预付卡纠纷。以王子饭店为例,2013年,王子饭店曾发公告称将歇业,对持卡者给出友情提示,“如果您卡内尚有余额,请您务必于9月30日前持卡至本店将余额消费完毕,储值卡里的钱原则上是不予以退还的。”
南京发预付卡备案企业仅50家
在2012年,商务部就曾发布过《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规定,为加强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从事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业的发卡企业需要去到商务部门办理备案。备案企业需要按照一定比例将一定资金交由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部门进行资金存管。《办法》还注明如果企业有违规行为,由企业所被备案的机关对其处罚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
记者在南京市商务信息网发布的最新通知里面看到,目前符合标准并办理备案的发卡企业只有50家,其中大部分都是一些大型商场、酒店,餐饮企业少之又少。“小规模的企业,根据《办法》里面的规定可以在县区级商务部门进行备案,所以网上查不到。”南京市商务局工作人员说,“《办法》里提到的备案并非强制措施,所以也造成了许多企业没有主动备案的意识。”
>>>>> 消协提醒
不要一次性预付太多
对此,南京消协做了几点提醒:第一,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购买预付卡,最好不要一次性预付太多,“宁可用完了再充值”;第二,办卡前,注意考察经营者的信誉和经营状况,尽量选择证照齐全、规模大、信誉好、经营时间长的商家;第三,要详细了解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服务项目、优惠幅度、退款条件等细节规定,避免遭遇“霸王条款”;第四,对于金额较大、时效较长的预付卡,要注意定期核对卡内金额,以防卡内余额“不翼而飞”;第五,办卡时,一定不要忘记索要发票,保留相关协议,以便纠纷发生时提供证据。
那么,像郑女士这种已经“中枪”的,相关工作人员提示:可以拨打12315进行投诉;如果发现遭遇商家恶意圈钱或卷款逃逸,涉嫌经济诈骗,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但这名工作人员也表示,一般情况下消费者不会与商家形成一个正规具体的书面上的合同,加上由于消费者往往无法提供证据,所以消协一般也只能对双方进行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