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食客念念不忘 地道"江鲜"如何再回餐桌?
中国江苏网5月2日讯 《长江养鱼 只为割舍不掉的“江鲜味”》4月19日在无锡日报刊登后引发不少读者的关注。有的老食客直言对于二三十年前价廉味美的“江鲜”念念不忘,目前虽然河豚、刀鱼等实现了人工养殖,但是滋味始终“淡了点”,若这种置于天然江水中的养殖能重现“江鲜味”,能否推而广之使更多“江鲜”产品回归市民餐桌?也有读者认为需要靠人工养殖来拯救“江鲜”,无疑说明长江水生资源已被破坏严重,有没有可行的措施来进行补救?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进行了跟进采访。
“水生物偏好良好的环境,任何品种都不例外。”记者此次报道的从事“长江养鱼”的陈金彪,在采访中特意用手指了指不远处一片抽出新绿的芦苇,他向记者坦言,进行这样的养殖既要和岸边有一定距离,又不能靠近航道影响通航安全,能找到一片临近芦苇荡的江湾也实属幸运。“以前长江沿岸都是芦苇荡,不仅能净化水体,更是许多鱼类的栖息和繁衍场所,但是据我所知,随着岸线开发和港口码头的建设,这样的原生态环境在江阴只有零星保存了。”考虑到现实因素,他认为在长江里“人工养鱼”或许可以模仿,但是大规模扩展的可能性很小。“而且‘人工养殖’毕竟不是万能的,保护和恢复日益萎缩的野生种群才是第一要务。”
在水产专家、长江三鲜养殖基地负责人郑金良那里,记者也听到了类似的观点。历经十余年发展,三鲜基地对河豚、刀鱼等种类的人工养殖已颇具规模,产品在市场上也打出了品牌,但是他认为基地的首要功能始终没有变过——致力于长江珍稀鱼种的保留和繁育。“比如结合长江河豚——东方暗纹鲀的抢救性保护,养殖基地与农林部门合作,每年均要进行增殖放流,这两年沿线渔民捕捞到野生河豚的次数明显增加,放流的成果初步显现。”但是他同时认为,在河豚鱼种放流上的成功未必可在所有品种身上复制。“以刀鱼为例,与憨厚的河豚相比,刀鱼性情刚烈出水即死,而且刀鱼的繁育成本是河豚的十倍,要达到规模放流操作难度并不小。”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的资料显示,长江刀鱼历史上最多时曾经占到长江鱼类捕捞量的35%以上,如今每年产量仅寥寥几十吨。而目前长江年淡水捕捞量仅为约10万吨,不足最高年份的1/4。“解决包括刀鱼在内的长江珍稀鱼种的生存问题,更大力度推行全面禁捕才是最有效的办法。”郑金良表示,虽然长江中下游每年都有几个月的禁渔期,但是在其余的捕捞时节,高额市场售价驱动着渔民进行“啃江”式过度开发,而由于长江水域面积太大,虽然渔政部门近年来加强了巡查力度,但依然有铤而走险者利用执法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盲点出动进行偷捕违捕,让本已萎缩的资源雪上加霜。“本来一些鱼种就是洄游到长江里进行繁殖的,过度捕捞无疑加速其消亡的速度。”
“最根本还是要解决渔民的安置问题,虽然沿线各地经济条件不同,操作难度并不小,但是只需全面禁捕几年时间,局面就会得到根本性改善。”郑金良认为,结合增殖放流,如果让鱼类休养生息,种群的恢复速度要远远超过现在,待数量达到一个健康标准,再实施合理而有序的捕捞和开发也不迟。“此外,进一步改善水生态环境也至关重要,除了加大沿线生产单位的控污截污力度外,最好在有可能的区域进行湿地修复,为长江水生物创造有利的栖息环境。”
(胡琦、实习生 包涵容)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