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风采】老党员朱富林调解纠纷“有一手”(图)

27.06.2017  17:02

 

朱老,您在单位吗?我有事找您!”“我就在调解工作室,你过来吧!”刚上班,丹阳市访仙镇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派出所人民调解工作室内,朱富林办公桌上的电话便响个不停,找他调解、分忧的群众真是不少。今年68岁的朱富林,是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自2010年从访仙镇政府机关退休后,朱富林婉拒了其他企业的聘请,欣然接收了访仙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聘请,成为一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兢兢业业当起了“和事佬”。朱富林说,忙了大半辈子,退休的时候心里舍不得,但调委会发出的邀请,让他又有了年轻时候的干劲,又有地方发挥自己的余热了!

由于30多年的扎实群众基础,虽已年近7旬,可朱富林依然是群众心里最信赖的人。作为镇上的第一批专职调解员,刚刚走马上任,他和另外一名调解员搭档很快就忙碌起来了。“调解工作是一项既熟悉又陌生的工作,熟悉是因为没有脱离群众,陌生是因为这项工作需要较强的专业性。”朱富林表示,调解工作的结果关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所以一定要秉公处理。为此,他一边认真学习民事调解等有关法律法规知识,一边虚心向身边的法律专家求教。

基层群众工作非常繁琐,如果你真心为群众着想,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那任何问题都好处理;如果你端着干部架子,不把群众的事当回事,那就事事都不好办。”朱富林这样总结他的调解经验。

一次,辖区发生了一起打架纠纷,当事一方肖某要求对方赔偿三万多元,却无法提供赔偿证据,甚至有威胁对方的倾向。朱富林在了解情况后,拿着肖某提供的医院发票进行了逐一核对和询问,他发现,其中有一张1000多元的胆结石手术费发票,既没有病历卡,也没有详细的医疗费清单,从常识判断来看,胆结石由拳击造成伤害的可能性不大。带着疑问,朱富林与肖某进行了详细核实,通过讲道理、摆事实,肖某终于承认,这张发票是他在其他医院做的手术,与这次纠纷无关,同意收回这张发票。

不少过来调解的人虚张声势,希望把事情闹得沸沸扬扬,但很多事情恰恰不能光看表面。”这是干调解工作多年来,朱富林悟出的道理。而对于成功调解的纠纷,他和搭档总是会在短期内进行电话或上门回访,争取让矛盾不会再次发生。

一次在回访的过程中,某村村干部向朱富林反映了一个问题。村里一个老人的两个儿子长期不和,对老母亲赡养的问题也各执己见,导致老人整天以泪洗面,甚至想以自杀的方式了断余生。得知此事,朱富林第一时间主动与老人的儿子、儿媳取得了联系,一方面讲述镇上孝老爱亲的典型事迹,另一方面则告知他们相关法律法规。在他的多次沟通调解下,两个儿子之间的矛盾和隔阂最终得到了化解,老人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从那以后,老人的娘家人和村里人逢人便夸:“多亏了朱老,不然娘家人再上门几十次,也不可能如此奏效,真的要感谢他!

朱富林说,调解是一门学问,从邻里纠纷到家庭矛盾,从事故赔偿到高利贷纠葛,都能见到社会百态。“这个月到现在,已经调解完成了12个纠纷!”翻看朱富林的调解卷宗,里面详细记载和贴有调解记录、证据材料以及调解协议等各种资料,每当调解完一个案子后,他都要及时把案件材料整理成卷宗,每月在固定日期移交给访仙镇人民调解委员会。

令朱富林欣慰的是,过来协调的矛盾纠纷,大部分都能调解成功,给当事人省下了去法院的时间、金钱和精力。“能多调解就多调解几次,冤家宜解不宜结嘛!”做群众工作经验丰富、认真细致的朱富林在群众中很有声望,从事民调工作七年来,他和搭档一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66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