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话”成官话有1300多年 颜之推是“南京话”第一人
龙虎网讯 最近微信平台上热播的陈峰宁单口相声,让“南京话”又火了一把。其实,最早的推广宣传南京话的不是相声或者白局演员,而是学者。从隋代,中国第一本韵书《切韵》采用了“金陵雅音”,到民国时许多洋人学说的中国话也是“南京音”,在这长达1300多年的漫长时间里,南京话或者是汉语的官方发音,或者是官方发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扬子晚报记者 张可
历史溯源
“南京话”是怎么成为官方语言的?
隋朝大学者颜之推的力挺
公元590年左右的一个晚上,河南洛阳,8位顶尖学者聚在藏书家、时任太子洗马的陆爽家中座谈,会议的主题是——中国话该怎么说。
这次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座谈会其实有深厚的背景。几年前,取代北周建立的隋帝国攻克建康(今南京),陈朝灭亡,中国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大分裂时期,迎来了久违的统一。大一统的国家,必然要制定标准化的典章制度、风俗文化,而这8位学者把关注点放在尚属冷门学科的语言学上。他们发现,长时间以来,汉族政权与以少数民族政权隔江、淮对峙,各行其是,导致现在南人北人的吐字发音已出现很大差异。
座谈会上,一名学者说:上一个统一的朝代是西晋,当时居住在西晋都城洛阳的世家大族,才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正统代表。以他们所说的话,作为汉语标准音,你们认为怎么样呢?
见没有人反对,就在他建议把洛阳话定为官话的时候,有一个人认为不可以,那就是颜之推。
颜之推的观点是:洛阳已经被少数民族政权占领了300多年,大量“胡人”在此居住,这已是民族大融合的城市,怎么能保证语言发音不变呢?所以现在的洛阳话早就不是 “正统之音”了。
颜之推认为“金陵雅音”才是正统。因为永嘉之乱后,洛阳的世家大族避难于江左,定都于建康,保全了中华文化,300年来一直没有中断。
官方语言中“南京话”占大头
颜之推所说“金陵雅音”,其实也是融合的产物。衣冠南渡前,南京地区和苏南一样,说的是吴语。后来北方人在建康重新组建政府,但毕竟是寄人篱下,不得不入乡随俗。《世说新语》中有个故事讲王导在南方人面前故意说吴语,希望通过文化上的凝聚力,团结各方力量保全国家。
颜之推认为:“金陵雅音”中结合的吴语,好歹还是汉语,而影响洛阳话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连汉人都不算,当然是“金陵雅音”更接近正统了。
颜之推的话分量很重。他出身名门,本人19岁就出来做官了,原因就是文化造诣高而受到赏识,堪称名士中的名士。他一表态,其他出席座谈会的7位学者中,有南方背景的刘臻、萧该都连声附和,支持“金陵雅音”。
剩下几个出身北方的学者也没有轻易让步,争执比较激烈。最终大家各退一步,综合了“洛阳话”、“南京话”方言的特点,商定了汉语发音的原则。
这次座谈会的速记由陆爽的儿子、隋朝的音韵学家陆法言担任。后来,陆法言根据这个审音原则编成一本书,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迄今可考最早的韵书《切韵》。而陆法言在《切韵》的序中提到,该书“萧、颜多所决定”,又可见南方的萧该、颜之推等人在争执中稍占上风,“南京话”占了大头。
《洪武正韵》让南京话又再次兴起
《切韵》这本书,在很多方面开创先河,唐代时,被直接拿来公布为官方标准,并用作科举的教材。北宋时,官方重新修韵书,在《切韵》基础上进行增订,成为现在传播更广的《广韵》。六朝时代的“南京话”也一直流传下来。
到了明代,朝廷又开始重新着手制定汉语发音。《洪武正韵》是洪武八年宋濂、刘基、乐韶凤等11人奉诏,在南京编成的一部官方韵书,共16卷。朱元璋认为南方发音才是“正音”。
其实到了明代,汉语的发音和南北朝、隋唐时代相比,又已经有很大差别了,一些字的发音和《切韵》已经不相同。编订《正韵》时,宋濂、刘基等人同样采用了调和南北的做法,但同样加重了“南京话”的分量。
利玛窦、郎世宁可能都说南京话
南京话的重要地位,不仅是对内,还在对外交流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江南比较少受到少数民族迁入影响,加上六朝以来南方人的文化意识比较优越,明代一直到清代中叶之前,中国的官方标准语都以南京官话为主流。
明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中国话,基本上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直到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华语正音会”,也以“南京话”为标准。一直到清朝末年,北京官话才成为中国官方的标准语。我们不妨想象,利玛窦、郎世宁这些中国宫廷中吃得开的老外们,博得皇帝欢心的前提,都是要学好一口南京话。
不仅如此,南京话甚至还影响了周边国家,一些国家在古代教的中国话就是南京话。比如在日本,六朝时期中国传入日本的语音主要是“金陵雅音”,从江户时代到明治初年,日本官立学校和民间私塾所教的中国语都是南京话,直到1876年日本官方才转而使用北京话。
一个疑问
唐宋等都城在北方,为什么还说“南京话”?
我们知道,隋、唐两代定都西安,杨、李皇族又世世代代生活在关陇地区。关中与江南相去甚远,为什么当时的知识阶层会选择了“金陵雅音”色彩浓厚的《切韵》?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孙华仙认为,选择“金陵雅音”,并不因为它代表南京,而是因为这种语音是古典的象征。在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当时的知识界持有强烈的崇古心理,他们厚古薄今,现实社会问题多多,夏商周才是梦想中的“乌托邦”。在他们看来,“金陵雅音”最接近“大分裂”前的中原语音,是可以追溯的最古老的语音,理所应当推崇。而在语音上,朝廷也没有行政干预,自然由知识分子们说了算。
这一思维惯性一直保持到宋代乃至明清,宋人编订《广韵》时,依旧以《切韵》为基础;明清外国传教士来华,所接触的知识阶层也把以南京话为代表江淮官话教给老外。“虽然明清大部分时间定都北京,但北京音没有入声,在士人看来是一种不完整的语言。”
孙华仙介绍,民国初年发起的新国语运动,才使北京音取代南京音成为汉语的标准语音。“这场运动是在‘五四’的大背景下开展的,知识界有一种不破不立的心理,与南京话接近的旧国语被抛弃。”
颜之推家族在南京还有不少遗迹
今天南京城中,已经没有与颜之推直接相关的遗迹,但与颜家有关的遗迹还有不少可供我们追思。
颜氏家族墓在老虎山
1958年,南京市文保会在老虎山南麓清理发掘了9座墓葬,其中5座保存较好。五座墓中出土了240多件文物,包括青瓷器、陶器、铜器、铁器、金银饰件等。墓中出土了不少能够证明墓主身份的文物,其中包括东晋永和元年(345年)颜谦妇刘氏的墓志;零陵太守颜约的印章;颜镇之的铜印等。从而证明,这九座墓葬属同一家族墓,埋葬的是东晋左光禄大夫颜含的后裔。
据《晋书》记载,颜含是琅琊临沂人,东晋时官至左光禄大夫,被封为西平靖侯,颜之推就是颜含的后裔。
六朝博物馆展出颜氏家族文物
上面提到的零陵太守颜约的印章,和颜氏家族墓中出土的青瓷等文物现在就在六朝博物馆展出。
其中颜约的印章,是一方六面铜印,南京地区目前仅出土过6方。这种印由一大一小两个立方体组成,在大立方体的五个面以及小立方体的一个面阴刻篆字,留出了拿捏的地方,盖印时就能避免朱砂弄脏手指。
乌龙潭公园有颜鲁公祠
颜鲁公祠位于南京市鼓楼区乌龙潭西侧。始建于唐元和年间,初名放生庵,系百姓为纪念颜真卿首倡置放生池一事所兴建。历经宋、元、明诸朝,代有修葺,太平天国时期毁于战火。清同治年间,江宁知府涂宗瀛在放生庵旧址始建颜鲁公祠(颜真卿曾封鲁郡公)。历经风雨,祠宇倾圮,1991年按清代格局复加修缮。现存颜鲁公祠,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580平方米。祠内有大殿、配殿、东西厢房等建筑2进12间,并存有古放生井一眼。现已辟为颜真卿纪念馆,成为书法艺术展览、研讨的活动场所。
颜真卿是唐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正是颜家后世不断涌现这样出息的子孙,《颜氏家训》的流行也久盛不衰。
■链接
颜之推简介
颜之推(531年-约595年),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生于建康(今南京市)的一个士族官僚之家。中国古代文学家,教育家,生活年代在南北朝至隋朝期间。
他博览群书,为文辞情并茂,得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后投奔北齐,历20年,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 ,北齐为北周所灭,他被征为御史上士。公元581年 ,隋代北周,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依他自叙,叹息“三为亡国之人”。
他著有《颜氏家训》,在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重要的影响。是北朝后期重要散文作品。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
来源: 扬子晚报 编辑:李袆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