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有颗“闵乃本星” 宵衣旰食数十载 筚路蓝缕启山林

20.11.2018  08:11

  在遥远的太空,有一颗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99953号的小行星——“闵乃本星”,这是对闵乃本院士数十年在科学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和重大贡献的褒奖。这颗小行星以每日167.4万公里的速度绕着太阳运行,成为闵乃本在科学领域一生筚路蓝缕不断探索的写照。

  闵乃本,江苏如皋人,1959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物理系。上世纪80年代,他提出介电体超晶格的科学设想,用20年的艰辛求索,让一个冷门研究领域变为世界热门,让我国光电功能材料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零起步:“把知识贡献给祖国和人民

  上世纪70年代起,闵乃本开始对晶体生长进行研究。没有理论指引,没有资料参考,在一间18平方米、全家五口人共用的“书房”内,他忘我地扎进晶体世界的瀚海。

  春来秋往,酷暑严冬。闵乃本研读几千篇论文,原本就单薄的身躯更显形销骨立,胃下垂8厘米,双眼熬成深度近视,换来41万字专著《晶体生长的物理基础》问世,成为国际上第一本全面论述晶体生长的理论专著。

  1983年,闵乃本在美国犹他大学做访问学者期间,成功解答“晶体表面粗糙化”这一难题,成果被国际晶体生长学界誉为“近10年来晶体生长理论领域最具有突破性的成果”,他也因此获得美国“大力神”奖。美国晶体生长协会副主席罗森伯格教授主动提出要与他签订10年工作合同,他没有心动,毅然踏上归国之路。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毕生最大的追求,就是能将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祖国和人民。”闵乃本曾多次表明自己的心迹。当时,中国发生的两件大事也鼓舞着他,一是中央决定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二是原国家计委决定建立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首批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

  这两件大事的发生,以及接着开展的“863计划”“攀登计划”“973计划”等,让闵乃本和同事们的科研告别“小米加步枪”的日子。

  “基础科学研究起步于改革开放。”闵乃本曾表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才有了从事系统科学研究所需要的社会经济水平,有了科研经费后,实验室从德国添置购买激光沉积薄膜制备设备,有了设备,实验室只用了短短6个月,就在铁电薄膜领域做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

   攻坚克难:“走投无路也要上下求索

  1986年,闵乃本提出介电体超晶格的概念,经过3年的探索,他和朱永元提出多重准位相匹配理论,预言在一块准周期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里面可出现多种颜色的激光。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后,却并未引起重视。

  介电体超晶格在自然界并不存在,要得到国际承认,闵乃本决心自己动手制备介电体超晶格去验证理论。他开始打造一支理工结合的团队,祝世宁、陆亚林、陆延青等相继进入闵乃本课题组,成为他的博士生,开始漫长而艰辛的攀登之路。

  1990年到1992年,介电体超晶格制备工艺几乎毫无头绪,谈及这段最苦闷、最焦虑的日子,闵乃本曾表示,“即使在彷徨不安、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也要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积极思考、上下求索。

  1992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有空时就泡在图书馆翻阅最新的物理学动态,在偶然看到“日本科学家利用半导体平面工艺制成周期结构光波导实现激光倍频”的报道后,他随即将论文传真给南大研究小组成员,并要求快速跟进。终于,课题组于1997年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多色激光的同步产生,多重准位相匹配理论得以验证。论文发表后,这一冷门领域逐渐成为热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甘为人梯:“科研工作者不以功利为目的

  在闵乃本看来,实现跨越式发展,科学工作者必须要付出更多艰辛,这是中国科学家的历史责任。“如果在发达国家,我们可以把接力棒交给工业界,但要引起国内工业界关注,我们必须使科研成果走向更尖端,我们决心再往前走它十年八年!

  取得基础研究成果之后,闵乃本的团队并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没有终点、没有假期、没有周末的生活,实验室的灯光经常亮到深夜。

  2005年,闵乃本团队终于研制成功全固态超晶格三基色激光器。在一台激光器上,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激光斑斓醉人。对一个以基础研究为主的课题组而言,要完成一台技术复杂的原型器件其难度可想而知。他们不但制出样机,还取得4项国内发明专利和1项美国发明专利。课题组先后在《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3篇,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RL上发表论文7篇,约占这三种学术期刊上该类论文总数的一半左右。2006年,闵乃本荣获当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此时距离初始理论提出已经足足20年。

  在这20年中,他们有大大小小各种成果,但却基本没有申请过奖励。对此,闵乃本有自己的解释——真正的科研工作者不以个人功利为目的,一般人看科研工作者可能会以奖项的获得为标准,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是不看重这个的。

  自己不重功利,但作为学术带头人,闵乃本想尽办法改善研究人员的生活条件。他拉到赞助设立奖研金,让获得奖研金的研究人员每月有1000元资助,而他自己仍旧拿四五百元的工资。

  弟子们作出一点成绩时,他总强调成果是他们的;弟子们有所成长时,他又喜欢把新的担子压到他们身上。团队成员王牧1991年成为国家“攀登计划”的课题负责人时年仅29岁;陆亚林30岁不到就负责国家“863计划”课题;朱永元跳过硕士直接攻博,后来又跳过副教授由讲师破格晋升教授。他当年组建的团队中,不乏长江学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甚至院士,成为我国科研队伍的中坚力量。

  “我创新的成就源于科学精神,用简洁语言概括,那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闵乃本对科学精神这样进行概括。一直以来,闵乃本也在为江苏科技者奔走助力,他曾参与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纲要》,提出“量子调控研究计划”,这个课题与蛋白质研究、纳米研究、发育和生殖研究一同被列为“四大科学研究计划”,列入“十一五”规划。

  “科学家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闵乃本曾多次说过的这句话,也是他一生的最佳注脚。斯人虽已远去,但他留下的点滴,正如天上的“闵乃本星”一样熠熠闪光,他实现了“将知识贡献给祖国和人民”的初心和信仰。

  交汇点记者 杨频萍

原标题:天上有颗“闵乃本星” 宵衣旰食数十载 筚路蓝缕启山林

标签:

编辑: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