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新国九条周岁盘点
改革催生了资本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又促进了改革的步伐。在“新国九条”颁布一年之计,回顾过去,可以纵观国家战略顶层设计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新气象。 市场化提速 注册制改革呼之欲出 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时隔十年后再次从国务院层面提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顶层设计,提出了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具体任务,市场称之为“新国九条”。其中,积极稳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的要求,为释放改革红利、鼓励创新发展、激发市场活力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政策环境。 自去年6月,证监会重启新股发行以来,注册制改革———这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涉及市场参与主体的“牵牛鼻子”系统工程开始驶向深入。在现行证券法的要求下,证监会发审委依旧存在,但其主要核准重心已从此前关注企业盈利发展前景,逐步转至审核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在多层次股权市场建设层面,新三板从去年中旬以来就吸足了市场目光,站在了万众创新的“风口”。随着新三板做市制度的推出、市场指数的完善,投资者对新三板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加之并购重组、定向增发等新游戏规则层出不穷,未曾被资金肆虐的部分估值洼地正被快速填平。 新三板让很多初创期的中小企业找到了融资的平台,不仅顺应了信息经济时代企业组织形态的变迁,也使其成为中国股市制度改革的试验田。截至5月8日,新三板挂牌企业已达到2375家,总市值接近万亿量级。随着新三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主板新兴产业板的研究、创业板市场改革的加速,我国“正金字塔”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将显现雏形。 法治化加强 行政执法效能提高 从去年下半年查处一批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件,到对私募基金管理人进行了现场检查,再到近期开展的“2015证监法网专项执法行动”,严管的迹象已有所表露,其主要通过业务规范、行为标准、监管措施、行政处罚等方式来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过去一年,除了推进《证券法》修订和《期货法》制定工作以外,证监会还出台了上市公司监管、私募基金监管等行政法规,整合清理了现行规章、规范性文件,完善监管执法实体和程序规则,健全了多元化的纠纷解决和利益补偿机制,在证券期货领域率先推出了行政和解试点。 据了解,除了注册制改革内容外,在“新国九条”从严查处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的改革要求下,《证券法》修订草案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这表明在新股发行注册制改革“宽进”的同时,证监会势必在事中事后实行“严管”,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国际化加深 深港通试点年内接力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过去一年间资本市场的常态化动作,在“新国九条”的要求下,国务院指出要出台支持资本市场扩大对外开放的各项政策。其中,最亮眼的就是在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实现可兑换的情况下启动沪港通试点,其开创了操作便利、风险可控的跨境证券投资新模式,套利空间引发的鲶鱼效应倒逼了国内股票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和监管制度完善,让A股市场在股票发行、交易监管以及品种创新方面有所提速。一组数据可以说明问题,截至2014年底,跨境证券投资累计成交1881亿元人民币。取消境内企业境外上市申请的财务审核,2014年境外上市融资364亿美元,同比增长109%。推动RQFII总额度增加到8200亿元人民币,试点范围扩大至法国、韩国、德国等地,促进了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发展。 当前,市场憧憬深港通试点的推出,以及A股纳入MSCI指数喜讯的传来。按照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的表述,“深港通的IT系统准备工作将于7月完成,年内或将推出”。这意味着届时两地券商将在交易所的安排下进行数轮交易系统演习,并在国务院批复6个月后正式起航。投资界普遍预期,沪港通将于现时基础上扩容及扩额度。而MSCI指数公司将于6月中下旬就A股是否纳入指数作出决定,投资者屏气等待。 程丹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