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声没了鲜花多了 今年清明祭扫更环保更文明(图)

22.03.2015  08:09
昨天,手捧鲜花的市民涌入雨花功德园祭扫先人。 本报记者马道军摄

龙虎网讯 昨天,天气晴好,我市迎来清明扫墓高峰,全市各墓园迎来近50万市民,祭扫先人,寄托哀思。

一条微博、几句留言、一束花、一棵树、网上祭奠、集体江祭、社区公祭……清明时节,在这个慎终追远的传统节日,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文明程度的提升,今年,市民祭祀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

文明祭扫:烧纸钱的在减少,鲜花祭扫的多了

昨天,在我市最大的公墓——普觉寺墓园,前来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记者发现,来扫墓的市民手中少了纸钱、鞭炮等传统的祭祀品,取而代之的是一束束的鲜花。

焚烧纸钱、燃放鞭炮会带来环境污染、火灾隐患等问题,观念要转变,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了。”前来给父母扫墓的王林昌说,“父母生前就喜欢鲜花,今天特意给老人买了鲜花带来。

家住鼓楼区的黄震昌老人同样反对在墓园烧纸钱、放鞭炮。“古人讲究‘入土为安’,烧纸钱、放鞭炮,只会惊扰到先人的安息,这是对逝者的不尊重。”已经78岁的黄震昌对记者说,看到有些人在亲人墓前燃放鞭炮,让自己的先人忍受震耳欲聋的噪音和乌烟瘴气的空气,这反而是不孝。

记者了解到,今年清明期间,普觉寺墓园除开展“鲜花换纸钱”活动,还和雨花功德园一起开展“减少雾霾,从我做起”的扫微信送鲜花活动。

市陵园管理中心主任张明跃说,清明扫墓时烧纸、放爆竹习俗由来已久,但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种习俗对环境的污染不可小看。

今年超过一半的市民愿意‘用纸钱换鲜花’,我们每个双休日能送出上千支鲜花。”张明跃坦言,相比以往清明节的烟熏火燎,今年我市墓园平添了几许肃穆和清雅,没有人燃放鞭炮,烧纸钱的也在减少,用鲜花表达情意的文明祭扫者在增多。

网络祭扫:网上纪念馆祭亲人,成为更多市民的选择

与往年相比,今年我市群众祭扫方式更趋多元,“低碳”祭扫成为更多市民的选择。

清明念故人,网上寄哀思”,记者了解到,除了常规的文明祭扫,“网络墓园”、“微信祭扫”、“云祭扫”也比较流行。

据悉,作为一种全新的祭祀方式,网上祭祀近年来逐渐兴起,这种祭祀方式借助网络跨越时空的特性,将现实中的纪念馆“”到电脑上,方便人们随时随地祭奠已逝亲人,因而受到一些市民,尤其是年轻人的欢迎。

雨花功德园办公室主任胡静告诉记者,比如使用“云祭扫”服务后,市民平时祭扫过世亲人时,只要用智能手机对墓碑上的二维码进行扫描,就可以直接进入逝者的个人网上纪念馆。纪念馆里有逝者的照片、视频、生平经历和故事介绍等。来访者可进行网上留言、献花、点烛等。即使人不到现场,也可通过保存的二维码,借无线网络登录个人网上纪念馆,就算相隔万里,也能实现网上祭扫。

胡静表示,是否在墓碑上设置二维码、纪念馆里放哪些内容等,都由工作人员征得逝者家属意见后制作,除了铸铜的二维码标牌收费外,其他服务包括制作普通的二维码、网上纪念馆后期维护等均全部免费。

想念亲人时上去看看,还能看到其他人留言,同时也方便了外地亲友祭扫。”市民王女士是第一批接受该项服务的客户。

目前,雨花功德园已经为70多人在墓碑上设置二维码,为近千人建立了网上纪念馆,其中点击量最高的个人纪念馆达到180万人次。

清明祭祀传递的是活着的人的观念、心态和情绪,是折射社会价值取向的一面镜子。无论采取何种祭祀方式,心意到了比什么都重要。”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陈友华说。

本报记者 马道军

来源: 南京日报   编辑:孙婧

滨江新城新增三个新型公交站台方便市民候车
昨天,市民刘女士乘坐公交车到市政府西大门时发现,靖江网
北大商学院镇江总裁班“牵手”城南挖掘商机
北大纵横商学院江苏分院镇江总裁班学员日前组团来到我靖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