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211”面临取消?看看对江苏的哪些高校带来影响!

30.06.2016  00:58

  交汇点讯 教育部官方网站日前宣布《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985工程”建设管理办法》、《“211工程”建设实施管理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失效。“985工程”和“211工程”将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适逢今年高考志愿填报的关键时期,这条“废除211、985”的消息今天在网上炸了锅,引发了高度关注。国内高校迎来的新一轮改革,究竟意味着什么?

   211、985”怎么变成了“双一流

  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985和211工程,江苏入围的高校有哪些。

  【985工程】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简称“985工程”。目前,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39所“985工程”高校。

  【211工程】“211工程”就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211工程”学校共有112所。

  作为教育大省的江苏,985高校和211高校数量也并不少。江苏的985高校一共有两所,分别为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江苏的211高校有11所,除985高校的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以外,还有苏州大学、江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药科大学。

  交汇点记者注意到,江苏入围的高校大多为部属高校,仅苏州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两所为省属高校。

  “双一流”其实并非一个新提法。教育部官方网站其实在2015年10月24日就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并对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进行了公布。

  教育部称,将“985工程”“211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特色重点学科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正研究制定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拟于2016年启动新一轮建设。

   喊了多年的“211、985工程”有啥弊端

  交汇点记者注意到,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高等学校。但目前,全国“985”、“211”工程学校,每年的招生人数只有50万人左右,占高考升学人数的八分之一不到。

  然而由于“985”、“211”的严格认定和享受到的国家专项支持,“985”、“211”成为了学校的等级标签,学生身份的象征。据媒体报道,2013年,作为“211”、“985”序列的清华大学科研总经费最多,为39.31亿元,财政拨款为27.75亿元,占了70.6%,而非“211”、“985”的高校科研经费最多的西南石油大学,4.6亿元中仅有26.1%为财政拨款,约1.2亿元,两者科研经费所获的财政支持相差26亿之多。

  东南大学高教研究所教育专家仲伟俊表示,“211、985”的提法确实存在弊端。“高校有了一个985的帽子,一戴定终身,缺乏淘汰、更新的机制。”仲伟俊说,同时造成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社会上的用人单位会以此为标杆来简单衡量人才。虽然之前教育部也多次提过“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不得设置211、985门槛”,但实际收效甚微。甚至部分事业单位选拔,一些地方公务员引进人才,也把985视为一个必要的门槛。这会造成人才的流失、人才能力挖掘不够等诸多问题。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告诉交汇点记者,纵观国际上任何一个一流学府,都不是计划搞出来的,不是行政指挥出来的,而是学校自己办出来的。现在社会各界更关注的是要不要废除“211、985”,将来还会不会再有类似“211、985”的提法出现。“我认为,废除,必须要彻底废除!”熊丙奇表示,学校的实力水平、内在的文化绝对不是用几个指标来衡量的,不能用简单的指标来取一流。我们打破“211、985”固化的身份标签,引入高等教育的竞争机制,建有特色的学校。避免出现“贴标签”、行政过多干涉学校,而忽视了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问题。

   江苏高校要朝哪个方向转

  东南大学教育专家爱仲伟俊表示,国家现在提出“双一流”,是中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然选择。“我们最早提出211概念,是为了做出一批好大学;后来提出985,是为了培养出一批更优质的大学;现在提出双一流,是要再提升一个层次,建设世界一流的大学。”三者之间是一个层层递进、逐步发展的关系,实现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转变。

  “不一定国内所有的学校都要发展成世界一流大学,这也不现实,更多的是要让学校发展出自己的特色,多元化发展。”仲伟俊说,他更希望通过“双一流”能引导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各具特色的发展,来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其中极小一部分的高校尽快发展为世界的一流学府,成为国家高等教育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双一流”的建设,江苏不少高校此前已经开始酝酿,有的列入了学校的“十三五”规划。譬如,东南大学对外公布,计划到2020年,有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到2030年一批学科跻身世界一流学科前100名。

  江苏省内已经开始部署相关举措。譬如,“十三五”期间在四大专项支持力度不减的基础上,每年再安排专门经费实施重点高校建设工程,为高校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提供有力保障。据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丁晓昌在去年举行的“一流大学建设系列研讨会”上透露,目前,江苏酝酿到2020年,有1-2所高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有100个左右的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

  更多的省属高校,对建设“双一流”充满期待。“江苏还应处理好支持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关系,省级政府多支持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责无旁贷。”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认为,一流大学要靠一流学科支撑,占全省高校大多数的省属高校同样需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

  在今年省两会上,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就支持省属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专门提出建议。他指出,与部属高校相比,省属高校发展资源受到的限制多,“戴着镣铐跳舞”。而在江苏79个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的学科中,约有45%来自省属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省属高校可以有更大作为。“省级政府大力支持省属高校‘双一流’建设,也是兄弟省市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大特点。

  交汇点记者 王建旸 王拓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