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非遗传承人先后辞世 莫让“人去艺绝”

22.11.2016  09:04

        这是一项和时间赛跑的工作!11月21日,我省首批国家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接近尾声。令人遗憾的是,就在“抢救”过程中,97岁的锡剧传承人吴雅童、77岁的常州吟诵传承人秦德祥先后因病离世。

        2015年,文化部启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全面系统地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留下宝贵资料。“这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省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赵鲁刚坦言,“我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近年来已有10多人先后去世。在世的100多人中,70岁以上的超六成,年纪最大的已有95岁。

        截至2015年底,我国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已有近300人先后离世。在世的传承人中,70岁以上的超过56%。由于后继乏人,不少非遗项目很可能随着传承人的去世而“人去艺绝”。正在开展的“抢救”工作,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尴尬。由于抢救性记录开展及时,秦德祥老人的项目传承资料采集工作在他去世前已经完成,7.7个小时的口述片、3.42个小时的传承教学片、3.32个小时的项目实践片,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记忆。

        我省根据非遗传人的年龄大小、健康程度、技艺黄金期等不同情况,制定了分批“抢救”计划。不过,由于很多传承人年龄偏大、体弱多病,抢救性记录工作难度很大。赵鲁刚解释说,列入我省首批“抢救”名单的10名传承人,最年轻的79岁。他们当年普遍没有留下足够的影像资料,需要重新拍摄。但一来有的表演艺术类项目传承人,因身体欠佳无法登台,影像记录很难进行;二来有的项目周期很长,比如一件苏绣作品的“工期”往往长达数月,但根据抢救性记录工作的要求,又必须全程选取关键节点拍摄,耗时耗力,难度不小。

        尽管困难多多,但我省各级文化部门全力投入,抢救性采集记录传承人口述、项目实践、传承教学等内容,力求留下最珍贵的历史记忆。“为了半小时的成片,往往要拍摄二三十个小时的素材,”赵鲁刚说,“这项工作绝非资料的堆砌,更非编年史、流水账。重点是把作为遗产核心要素的传承人的精神技艺方面的内容挖掘整理出来,定格妙悟,记录独造。

        人是传承第一要素。文化部非遗司副司长王福州说,当我们把瓷器、漆器、苏绣推向世界的同时,也应该把传承人推介出去,让作品不再孤单,让它们因为人的故事而流传得更为深远。

来源:  新华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