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思园,盛世里的文化复苏

15.02.2015  15:20

  中国江苏网2月15日讯 元月,国家文化部公布第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苏州市吴江区的静思园榜上有名,而全省获此殊荣的只有三家。

  新年春节将至,记者再度探访静思园,一袭中式服装的园主陈金根满脸喜气,见到记者就难抑激动:“我可以告慰关心‘静思园’的费老了。

  陈金根所说的费老就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晚年的费老曾4次造访静思园,期间和陈金根促膝谈心让他坚定了“造园为民”的思想。2001年11月,费老第二次来时,开工了8年多的静思园还没定名,问准备为园子取什么名字?陈金根说,想叫“进思园”,富而思进的意思,也和同里“退思园”相呼应。费老沉吟一会,就说:“我看还是取‘静思园’好,诸葛亮有句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就取‘静思’你看如何?”一语点醒,陈金根当即请费老题园名。

  十多年来,陈金根时时想起此情此景,深感费老不愧为一代贤哲,一字千金,言高旨远。费老说,“盛世造园,乱世毁园”,清代300年间,苏州曾经有300多座私家园林,但随之被战乱毁坏,之后100多年没有人造园,苏州园林也只剩60多处,静思园的出现,承续苏州私家园林的文脉。“过去私家园林主人都是文化修养较高的官宦和文人,谁能想到,你陈金根竟然是放牛娃出生的农民企业家。”费老的话让我深思并醒悟:“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的造园梦只能是个梦。

  陈金根清楚记得,小时候父亲带他去苏州拙政园玩时,他对父亲说,长大也要造这样的园林,父亲以为不过是孩子的玩笑话,谁曾想这个梦想却伴随了他一生。改革开放以后,陈金根办企业取得了成功。有了家底,他幼时的造园梦开始发酵,从此一发不可收。

  人生实现梦想都要付出艰辛努力,建造静思园同样如此。每个到静思园游览的人,都会听到镇园之宝“庆云峰”故事。这块高10米重136吨的巨型灵璧石,据记载早在宋徽宗和乾隆帝时就被发现并多次尝试挖掘,因当时挖掘和运输条件所限,无法撼动。陈金根八赴灵璧看石头,决心让巨石“面世”,历时三年将其移到地表。山高无路、水深无桥。如何把石头从千里之外运到静思园?他投资修路五公里,修架两座桥,用运火箭的重型平板车启运;白天车多繁杂,只能等到夜里车少时运输,一路风雨兼程,走了55天才安全运抵静思园。

  造园的过程更是抢救保护文化遗存的过程。静思园是园林,更是古建博物馆,静思园的建筑,亭、台、楼、阁、水榭、石舫,制式多样,风格迥异。陈金根介绍,上世纪80年代起,许多城市改造拆迁,大量老房子面临毁灭。陈金根每天风餐露宿奔波在各地的拆迁工地,移建抢救了一批文化含量及历史价值很高的古建筑。“天香书屋”来自苏州太湖西山后埠村,移建前已破烂不堪,后经专家修旧如初,现已成静思园的著名景点。苏州干将路改造时,移建的各式明清建筑就有十几幢。静思园还有一批古建筑来自上海,“弘雅堂”、“拜石轩”曾为“小刀会”活动正堂,还有道光年间的“揭普丰会馆”等。庆幸的是,陈金根让它们异地重生。

  费老“静以致远”的期望正在变为现实。更多的造园计划正在酝酿。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的静思园名头越来越响,好多地方都争邀陈金根去洽谈造园。这几年,他和南通密切互动,确定在狼山脚下建造一个面积近1600亩的融古典园林文化、文化产业于一体的中华园林大观园项目,传承并发扬园林文化艺术。这个总投资30亿元的项目已于去年签约,正加紧实施。三年来,陈金根考察了全国20多个城市,计划再建5个异地静思园和众多雕花楼。“建造园林,是我儿时的梦;企业要遗留下精神文化财富,回馈社会;成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后,我们将擦亮这块金字招牌,将园林文化发扬光大,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陈金根说。本报记者 刘宏奇 庾康 李仲勋 本报通讯员 王庆 徐宏慧 顾涌 杨莹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