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血库常年处于“半温饱”状态

15.06.2016  08:13

今天是第13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血液连接你我”。根据去年的献血率统计,我市每1000人中,有不到15人参与无偿献血,尽管超过全国同期10/千人的数值,但是我市血库库存依然不高,全年献血量和使用量只能基本持平。

 

志愿者广泛开展献血宣传

 

昨天,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队在德诚广场、上海城、市人民医院三个采血点开展系列献血宣传活动,号召市民积极参与无偿献血。

 

这样的宣传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献血日’,每半个月左右,我们都会进行一次,希望通过志愿者们的努力,让市民更多了解无偿献血,消除对献血的恐惧,共同为公益事业奉献。”市血站副站长项军表示。

 

血库常年处于“半温饱”状态

 

近年来,我市形成了一支稳定的献血志愿者队伍,市血站也号召各单位踊跃参与献血。尽管如此,我市血库存量还是不高,献血量和使用量只能基本持平。去年,我市临床用血量约2.2吨,总采血量为2.4吨,受血型偏型与季节性影响,某个时间段内供不应求的情况时有发生。目前来看,AB型、O型血常年库存量处于较低水平。去年全年,我市共计8000余人次参与无偿献血,平均每天约20人左右,年龄段在20~40周岁的献血者占到了近九成。

 

项军介绍,献血量不高,总的来说还是因为人们的认知度不高。每年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献血量都会受到影响。根据市血站统计,每年7~9月份,献血人数骤减,近期市血站已经开始加大储备力度,防止意外情况、突发情况带来的用血量短时间增加。

 

我们身边有这样一群“献血英雄

 

输血作为临床治疗上一个很重要的治疗手段,在挽救生命上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确保临床用血充足,市血站搭建多种平台,无偿献血的队伍也日益壮大,昨天,市血站公布我市“献血英雄榜”。

 

市民张红波从2001年开始献血,累计献血31次,共计11200毫升,相当于身体血液总量的三倍,在我市献血志愿者中位列第一。“当年母亲动手术需要用血,一时间医院库存血不够用,也是这件事情触发了我献血的决心。”张红波坦言,希望通过自身的行动,避免母亲这样的情形发生在别人身上。

 

作为一名私企老板,侯亚军不仅带着工人们一起致富,也带着他们一起献血。每隔半年,侯亚军都会主动联系市血站工作人员,和三四名员工一起前往市血站献血,他说自己没有什么可以为别人做的,就把献血当作一种行善。

 

英雄榜”上还出现了5名成分血捐献志愿者,他们不仅捐献全血,还定期捐献成分血,捐献血小板均在50次、100个治疗量以上,捐献多的志愿者共捐献血小板近百次,达到179个治疗量。

 

市血站工作人员介绍,献血英雄们来自各行各业。此外,我市还有至少参加无偿献血3次并每年至少献血一次的固定献血者16064人。

 

相关链接: 献血注意事项

 

从医学角度上来看,一次献血200至400毫升不会影响人体健康。正常情况下,人体只有80%的血液参与血液循环,其余20%的血液贮存在肝、脾、骨髓等脏器内,献血后,“小血库”内的血液就会动员参与到血循环中。同时也刺激机体的造血机能造新鲜血液,更有益于健康。但献血仍有以下注意事项。

 

1.年龄在18~55周岁之间,男士体重不低于100斤、女士不低于90斤。

 

2.献血者一周内没有患感冒和急性胃肠炎,没有服药,24小时内没有饮酒。

 

3.与上次献血时间相隔6个月以上。小手术后未满半个月、一般手术后未满三个月、较大手术后未满半年者不能献血。

 

4.患有传染病或携带传染病病源体,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疟疾等;易感染艾滋病的高危人群;患有恶性肿瘤、白血病或其他医生认为不宜献血的不能献血。

 

5.献血时不要空腹,以免在献血过程中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不良反应。采血结束后,当天不要从事高空作业、高温作业、驾驶车辆、体育比赛等活动,一两天内不能做剧烈活动,在此期间适当增加饮水量。献血后,多吃瘦肉、鸡蛋、豆制品、新鲜水果和蔬菜等食物,可促进血液成分更快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