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创建与巩固(二)
抗战时期县委领导成员合影,自左向右为薛先洛、李进、杨源时、汪青辰。
创建抗日人民武装
1940年8月,中共靖江县委和靖江县政府成立,随即组建了靖江县警卫中队。8月底,收编李志海(土匪武装头目)部,建立靖江县警卫大队。
1941年4月,根据上级指示,县委在警卫大队基础上,建立靖江县警卫团,隶属新四军一师一旅兼苏中第三军分区。团长刘万里(兼),政委曾涛(兼),副团长楼子良(后万海峰),政治处主任江潮(后董铁山)。警卫团辖1个特务连、2个营。县警卫团着新四军军装,佩戴“新四军”臂章。
7月,县警卫团奉命与泰兴县警卫团合并,组建为靖泰警卫团,上升军分区。县委以留下的特务连为骨干,以各区乡抗日自卫队为基础,加上收编的地方杂牌武装及反正的伪军,建立靖江县抗日自卫总团,隶属县委和新四军一师一旅兼苏中第三军分区。县抗日自卫总团辖1个特务连,2个大队,3个游击大队,1个独立营。
1941年9月,县抗日自卫总团改称县独立团,仍隶属县委和新四军一师一旅兼苏中第三军分区。县委在加强县团建设的同时,于当年秋,在公安局执法队基础上,建立“政治保卫队”(即“短枪队”),直属县公安局。
1943年春,主力部队地方化。分区独立团第一连调来靖江编为县团一连,县团原来的3个连队编为区游击队。随着“双减”(减租减息)运动深入,贫雇农民积极参军,县团迅速发展至三四百人,加上各区队,县团作战兵力达600人。1944年秋,县团发展至2个营5个连。
抗战胜利前夕,区队都发展成反攻营,配合主力部队参加大反攻。太和、侯河区反攻营参加了收复泰兴城的战斗。西来、长安区反攻营参加了解放如皋城的战斗。
各地的民兵组织创始于1942年,1943年得到进一步发展,边沿区也基本上做到乡乡有民兵组织。1943年5月,县委在湾腰沟集训200多名优秀民兵干部,历时20多天,学政治、学军事,提高民兵干部的政治和军事素质。
县委重视民兵工作,广大民兵对敌斗争非常积极。1943年5月7日万众包围生祠堂伪据点、7月中旬数千民众围困熊家圩伪据点、7月27日包围马桥伪据点以及万众包围西来镇伪据点等,都是广大民兵在县委和区委领导下积极开展反“伪化”斗争的杰出表现。10月,长安区老庄乡民兵队长龚清泉,借大雾弥漫、药师庵据点伪军全部在公路上出操之机,混入据点,扛出了1箱子弹。1944年1月,侯河区民兵赵筛庆在靖泰界河北岸十方庵,徒手生俘伪军1名,缴获小炮1门。9月,东兴区民兵数十人随县团去澄西作战,转战武进、丹阳等地,进行了数百里征战。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靖江人民广为传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巩固
1941年春,为粉碎日伪春季大“扫荡”,巩固抗日根据地,苏中区党委决定把发动群众开展“双减”运动摆在农村工作的首位。苏中行署和县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颁布减租条例。明文规定“二五减租”和“分半减息”,即地主对佃户的地租,按抗战前的租额,减去百分之二十五;地主放债收取的利息,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一分半。并规定,地主对雇工要适当增加工资。
在全县减租减息运动深入开展和部分区农抗会建立的基础上,1943年11月15日至16日,县委召开全县农民代表大会。经过讨论酝酿,选举产生了靖江县农民抗敌协会。
县农抗会一经成立,就显示出对农民群众的巨大吸引力。很快,尚未建立农抗会的区、乡、村都相继成立了农抗会(组)。一个声势浩大的减租减息运动,在全县迅速掀起。实践证明:农抗会是发动农民的好形式。
1943年6月,苏中区党委发布《关于建立党对政府的正确领导及积极改造政权的决定》,苏中行署公布《苏中区乡镇政府组织法》和《苏中区乡镇政府选举法》。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及时作出“改造旧政权、实行新乡制”的决定,并于8月派出工作组在长安区安武乡进行新乡制试点。县委、县政府通过试点取得经验后,便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推行新乡制工作。新乡制的实行,彻底改造旧的基层政权,把基层政权真正掌握在群众手里,对巩固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维护群众利益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抗战期间,县区领导重视做好党的统战工作,先后成立县、区、乡村农民抗敌协会(组)、靖江“青年解放团”、妇抗会和县参政会,发动和组织各界人士投身抗日斗争。
(本文由市史志档案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