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南片令人念想的年味儿
在靖江南片有这样的一个群体,他们从原来的前村后埭来到了有着一座座居民楼的社区,从“有天有地”的楼房搬进了百十平米的套间,从“村民”转变成为“居民”,地儿变了,过年方式自然也跟着转变,习俗还是沿用的老习俗,最大变化是去繁就简了。
年前迎春预热新年
靖江人的过年,是从腊月廿四就开始的,“廿四夜”俗称“小年夜”,因为当天不仅要吃“小豆饭”,更重要的是要举行一个来不得半点马虎的仪式:送灶头。从越江村搬到华阳社区已经六七年的金奶奶说,以前,因为生活条件差,温饱尚不能解决,所以,对灶老爷特别期待,期望他老人家能够“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每年在廿四夜傍晚时分,金奶奶家都是由她的儿子来主持送灶仪式,送灶头的形式比较复杂,地点一般选在厨房或者家门前,首先要搭刺盖棚,找来四根小竹子,不去枝丫,插成四方角,上面两辆对角缠绕为顶,下面同样缠绕为底,练成一个立体座子。四角再插四根芝麻秸秆,一起稳定作用,二取“芝麻开花节节高”之意。
全部准备好之后,开始送灶,从灶头上取来灶星(即画着灶老爷的马纸),放在搭好的棚子里,再取来小麦草把,稻草把是不行的,不然发不出像鞭炮那样的声响,随着点燃小麦草把,主人口中念道:“灶家老爷上天,好话传传,坏话瞒瞒。”于是,灶老爷在人们无限希冀中,带着满满的愿望,乘着噼里啪啦的麦秆爆燃声,升天述职去了。
随着人们搬进安置区后,煤气灶、电磁炉、电饭锅等现代炊具代替了之前的“土灶头”,“送灶”这一习俗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金奶奶说,来到社区后,廿四夜那天还是会吃点小豆饭来过“小年”,想起以前家里人围着一起送灶的场景,还是会十分怀念。
“廿四送灶,廿五发酵,廿六蒸馒头,廿七炒蚕豆,廿八掸堂尘,三十吃馄饨。”这是传统的春节前奏曲,从廿四后,每天都有很重要的事要做,伴随着的片粉皮、购置大人小孩的新衣,添置必需的年货等都需要同步进行,将浓浓的年味提上来。
其中的蒸馒头是一般家庭里最隆重的事项,蒸馒头前,水发笋干、刨萝卜丝、泡木耳、买肉等等,将各种食材切成丝儿或丁,用猪油将所有的馅料熬好放置一夜待入味。以前在埭上,五六户人家都会集中在一起,各家带着馅料,热火朝天地忙活。烧一锅开水,和面、醒面、包馒头,再将包好的馒头放入蒸笼,一层层套好,灶上一直有人负责保持着旺火,小孩子们垂涎欲滴,围着蒸笼等着一个个“白胖子”。二十分钟左右,第一笼馒头出锅了,热气散去,一个个都躺在了芦苇席子上,小孩们赶紧点上喜庆的红点,第一笼馒头最香,吃上两三个总是觉得不够。几户人家一起,馒头总要从天黑蒸到天明,那时候,心里满满当当,实实在在的,总不觉得累。
搬进小区后,蒸馒头的习惯还一直保持着,没有了宽敞的大灶和蒸笼,不用大家聚在一起熬夜蒸馒头,“蒸馒头”更多变成了“加工馒头”,安置区里的居民们会把拌好的馅料,拿到老季市街上或木金寺街上的包子铺,加工费为每个6角钱。三四天之后,直接将蒸好的馒头拎回家,多的人家蒸上百十来个,少的五六十个,还有直接到店内买的,图个新鲜和省事。虽然方便了许多,可总觉得,馒头带来的年味儿,却渐渐变淡了。
以前过年,年前必须要“大采购”,骑着三轮车来到集市,吃的、用的、穿的,凡是春节期间需要的,总要买上几样,一年到头,也只有那时才敢“挥霍”一次,载着满满一车回家。现在购置年货,可与以前大不一样了,金奶奶说,现在家里置办年货都由她儿媳妇操办,现下时兴“网购”,要买什么,只需要在电脑上挑选,新的一年,家里的一些旧物都要换掉,零星琐碎的东西,列好清单,过几天就会有人送到了家里,确实方便,人也轻松许多。
三十夜守岁年味儿十足
三十夜晚上事情是最多了,除夕之夜,辞旧迎新,寓意更多。
三十夜那天饮食最好,馄饨是一定要吃的,以前自家有田地的时候,金奶奶一大早就会到自家田地里准备馄饨菜,几篮子的菠菜、青菜还有香菜,足够一家吃上五六天,搬到安置区后,金奶奶每年准备馄饨菜,都要到市场采购,吃馄饨也就不像以前大操大办了,更有点“尝尝鲜”的意思,裹馄饨包含“裹裹嘴”之意,意为在新年里不要妄语。晚上吃的年夜饭,又是“团圆饭”,菜是全年最为丰盛的,一家团团而坐,觥筹交错、把酒言欢,大人和小孩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席间暖意融融。饭后,男人们打打牌、搓搓麻将,女人们聊聊家常、搓搓元宵,小孩儿们拿了守岁钱就惦记着放鞭炮,从三十夜傍晚开始,就陆陆续续听到鞭炮声,即便到了安置区,鞭炮声依旧此起彼伏,总要到凌晨一两点后,才有些消停,直至大年初一再卷土重来。
贴春联是守岁当天必须要做的事,按照张贴不同地方选择不同内容,以前一般是自己写或者请毛笔字写得比较好的代写,红纸黑字,质朴却十分有力道,还有漂亮的春联、福字、图案对应不同材质的门庭,乡下的老房子,大门对、灶门对、后门对,往往都要准备五六副对子,搬进小区里,多数人家在大门上贴张“福”,正着贴和倒着贴的都有。
三十夜还有一项工作要做,就是“刻囤宝”,即把散石灰装在筲箕里,从家门口沿着门前大路去刻印,印一次,石灰便从缝隙里渗出来,形成圆圆的小钱图案。一个个小钱向远方延伸,表示这家人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不过住进了贴着地砖的套间,就少了这份乐趣。
三十晚上还有个重要活动便是祭祖、敬神,这是最为庄严重要的事,“无论到哪里,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金奶奶说,即便住进了小区,祭祖、敬神还是家里每年的头等大事,不可马虎。有的居民会选择在底楼车库里,车库里开展不了的,只能在楼上大厅里,八仙台上,摆上鱼肉和各色果盘,点上蜡烛和香,敬神后还要放生,将几条小鲫鱼或者鲤鱼放到河里。
三十晚上打扫要彻底,要扫掉一年的不顺气,这事由家中男主人完成,女主人辛劳了一年,可以歇歇了。
正月里来闹新春社区联欢会
以前在埭上的时候,大年初一,小孩们都会走街串巷地拜年,初一上午叫埭上人,出门时口袋中塞满空塑料袋,从埭上转一圈回来,两手提着满满当当的袋子,美滋滋地炫耀着。初二去外婆家,傍晚回家,初三初四叫三姑六姨等等,这种走亲访友的活动,一直持续到初十。年初一和年初二都不能扫地,初三敬财神、初五请路头菩萨,十三掌灯,十八落灯……
这些习俗,随着搬迁进安置区,部分还保留着,部分已经下了舞台,很多老一辈的人回忆起来,仍是津津乐道,小孩子以前是春节最活跃的一个群体,但如今环境变了,小孩子也更多地呆在家中,玩着新潮的电子产品,看着动画片,他们也很难再享受到和小伙伴们结伴走出去到一户户人家拜年的那种乐趣了。
但安置小区里有一点是十分难得的,它和商业小区不太一样的是,居民们大多都是前后几个埭上的,以前彼此就是很熟悉的,即使不熟悉的,在日常的生活中,抬头不见低头见,也会经常走动,安置区里也有年味儿。大年初一登门拜年的习俗也还是有的,只是局限于几户要好的人家,趁着过年有时间,大人们聚在一起打打牌,小孩儿在一块玩乐,增进家庭与家庭间的感情。
每年新春,社区艺术团一定得发挥作用了,江阳社区有九久红艺术团、莲沁苑社区的莲沁文艺团等,只要每逢重大节日,他们都会出来舞上一段、唱上几曲,来到社区后,居民们的文娱活动少了,那么社区文艺队很好地丰富了居民们的生活。春节期间最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是“撑花船”,花船四五尺长,两三尺宽,轻便小巧,竹木为轮廓,饰以丝绸彩带,无底,演员居中,左右摇晃花船蛇行,边走边唱。很多传统的娱乐节目都渐渐被人淡忘了,但文艺队很好地再次呈现出来,如唱春、唱麒麟、跳样板戏等。
安置区里的过年习俗,演变地越来越精简,生活条件的提高,过年也不必准备那么多繁琐的事,但过去红红火火的年味儿,倒是让人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