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农商银行支持“三农”纪实

28.03.2016  09:32

 

春意浓浓的时节,位于马桥镇祖师村的万园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工地正在热火朝天地施工,200多亩的螃蟹塘已经初具规模,蟹苗已经投放,负责人薛建清告诉记者,合作社在发展中遇到资金困难,靖江农商银行主动送贷上门,有了银行的支持,他准备把螃蟹甲鱼等特种水产养殖规模扩大到500亩。

 

万园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只是靖江农商银行支持“三农”的缩影。近年来,靖江农商银行牢记自己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围绕农业专业户、种养大户、个体农场、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业龙头企业等多层次多角度做好资金扶持,加大支农力度,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发挥了引擎作用。

 

一年放贷“三农”50亿元

 

在靖江农商银行,上至董事长下至客户经理,每人都有走访任务。靖江农商银行董事长曹文铭介绍,该行领导班子带头“走基层、听民生、求良策”,结合阳光信贷大走访活动,走村串户了解农民、种养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资金需求。自2009年该行成立以来,靖江农商银行走遍全市169个行政村、2673组、114821户,阳光信贷覆盖面达100%,年均为农户、农村经济组织累计投放贷款逾50亿元。

 

吴卫民是靖江农商银行太和支行的客户经理,每天早上他都会提早上班,赶在客户起床烧早饭吃早饭这段时间,挨家挨户和村民走访聊天,了解他们的资金需求,为他们提供存款办卡等银行服务。他是太和地区的活地图,哪个村组有多少户,哪户人家有子女在外打工,都一清二楚。通过定时走访,他的储蓄任务完成很快,贷款任务也完成得很好。

 

生祠镇蒋氏水产养殖合作社负责人蒋国良是该行大走访活动的受益者,他养鳜鱼、青花鱼等水产,随着种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多。靖江农商银行生祠支行在走访中和他形成了紧密服务关系,时常到他的合作社了解资金需求情况,累计放贷超过180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不少农民走上了种养殖致富的路子。

 

创新推出专属支农信贷产品

 

马桥镇九一村润丰蔬菜专业合作社流转了400余亩土地种植芦笋,扩建大棚时有部分资金缺口,靖江农商银行立即推荐该行新推出的“致富贷”,合作社负责人朱锋拿到90万元的“致富贷”后,迅速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建成钢架大棚380多个,全部种植芦笋。这两天芦笋进入产出期,每天中午12点用车送往上海蔬菜批发市场,再由上海蔬菜批发市场发往全国各地。

 

致富贷”是该行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推出的一款贷款产品,用于解决辖区内广大农民利用自有土地或流转土地种、养殖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等方面用于经营性资金需求的贷款,适用对象是农村地区规模种、养殖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业主。除了润丰蔬菜专业合作社,生祠农业园区的顺禾蔬菜种植合作社、马桥镇的徐周葡萄园合作社都曾得到过“致富贷”的支持。

 

近年来,靖江农商行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发布了一批符合靖江实情的贷款产品,其中,和农业相关的占到一半以上。“高效农业贷”专为农村地区规模种、养殖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业主提供流动资金;“创业贷”则可助力大学生村官及40周岁以下农村青年自主创业。

 

支持一个合作社,带动百姓一大片”,这是靖江农商银行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农业所占份额越来越少的背景下,走出的一条支农新路子。据了解,靖江农商银行和全市近百个专业合作社均有业务联系,辐射农户近万户。

 

为支持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农商银行充分发挥体制机制灵活的特色,利用“农户+专业合作社+担保公司”、“公司+农户”、“信用免担保”等方式,综合运用“圆鼎易贷通”、致富贷、业主信用贷等产品,不断完善金融服务功能,千方百计降低合作社贷款成本,进一步满足我市“一体、两翼、三特”的城乡建设新进程中的信贷需求。

 

不断拓宽“三农”服务领域

 

在全力满足农村基本生产需求的同时,农商银行的服务向承接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配套等新型业态延伸,向农村土地流转、农民集中居住、进城购房、创业、消费等新型信贷需求延伸,创新联络人和定期走访制度等保障机制,全力对接和服务“三农”金融需求。

 

孤山望江社区蹑云4区43幢3号的陆师傅今年50岁,老家住在孤山镇团结村。如今已经搬进了装修的新房,陆师傅向记者讲述起他与靖江农商银行的故事,“当初一家人听到要安置到望江社区时很是开心,但除去拆迁款,加上手中的积蓄,装修还有一定的资金缺口,深感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好遇见在望江社区门口宣传的农商银行工作人员,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上前咨询能否通过贷款买房。在了解情况后,工作人员推荐了‘新居贷’,我仅仅提供了认购许可证明及首付款证明加上家人保证就就拿到了贷款。如今全家一个月只要还1000多元,一年还2万多,一点都不影响正常生活。

 

新居贷”是靖江农商银行为帮助解决农户、居民房屋翻建、改造、装修以及城镇化进程中购买集中居住区房产所缺资金推出的贷款产品;该行还推出专属产品“快易贷”可满足客户在婚丧嫁娶方面的资金需求;“再就业贷”则助力失业人员早日打开自主创业的大门,并享受财政贴息。这些专属产品有效地改善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支付环境,它不仅仅是一项业务创新,更是一项民生工程,因地制宜服务全市现代化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