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青奥志愿者邹国兴:生命不息 志愿服务不止
中国江苏网10月29日讯(记者 程远)在南京街头的公交站台上,我们经常能看见一群穿着红色马甲、带着红黄相间的帽子、随身背着小腰包的志愿者正在引导乘客们有序乘车。他们当中有青年人也有老年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队。此次荣获最美青奥志愿者称号的邹国兴也是其中一员。
2013年6月,一则招募信息引起了邹国兴的兴趣,这正是南京迎接亚青、青奥会之际招募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的通知,年过六旬的老邹“悄悄地”替自己报了名,并顺利成为中山东路逸仙桥公交站志愿者。殊不知,他早在2011年就被查出患上了多发性骨髓瘤,经过化疗,病情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但伴随着并发症,腿脚骨痛却一直困扰着老邹。自从他成为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以来,从未因腿脚病请过一天假。在青奥会期间,他带着病痛,坚守岗位,尽职尽责。
“当时为了能顺利进入,我隐瞒了病情。”邹国兴告诉记者,起初子女和老伴强烈反对,自己为此做了不少工作。当老邹被医院告知自己仅剩下3-5年的生命时,曾消沉过一段时间。“我目前主要是在鼓楼医院进行化疗,要用3种西药。”老邹告诉记者,医生还要求中西医结合,自己还得去市中医院配中药。“虽然这辈子就与药分不开了,但我坚持采用三分治、七分心情的治疗方法。”他表示,虽然时间很宝贵,但为青奥会,为城市文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很值。
截止今年8月,邹国兴参加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时长为16个月,总计1400多小时。青奥会期间,从清晨7:00一直到傍晚6:30之间,就是这十几米的站台上,总能见到老邹忙碌的身影。一本被翻了不知道多少遍的破烂《公交线路图》见证了他认真负责的服务态度,“有时候,乘客去的地方太远,公交需要换乘的,我便用准备好的便签和笔写好给他们带着。”他笑着说,拿着便签,外地游客就不用再为坐错站而烦恼了。
除此之外,邹国兴的小腰包里还沉甸甸的放着不少“宝贝”。“我每次出门前,都会准备二三十个一元硬币,主要是方便没零钱坐车的乘客。”他告诉记者,遇到外地游客,自己会主动问询有没有零钱,然后再帮他们更换。
7月23日早上,一个可疑男子引起了邹国兴的警惕。“他当时看起来鬼鬼祟祟的,围着一辆新车转来转去,还伸手比划。”他告诉记者,随后就将车推到非机动车道准备骑走。“当时我和同站台的志愿者赵炳梁一合计,先将他控制住。”老邹随后就先上前盘问自行车的情况。在得知自行车并非男子所有后,老邹果断报警并继续与男子周旋。“由于当时担心他身上会有‘家伙’,我们当时是保持了一定距离的。”他告诉记者,几分钟后,玄武公安分局的民警就来到现场并将男子带走调查。
“有一对患重症尿毒症和肢体残疾的老年夫妇,他们每两天都会在这里换乘公交去南医大二附院做血透。”邹国兴回忆说,自己和同站台志愿者李春兰了解情况以后,主动向他们提供帮助。“就等他们坐34路车到了以后,扶下来休息片刻,再将他们扶上29路车。”老邹说,老大妈因为血透坐公交会产生不适感而呕吐,自己会帮她清理掉呕吐物。“助老扶弱是我们志愿者应该做的事情。”他笑着说。
“我在军队里从事政治工作20多年,转业到地方以后从事纪检工作继续发挥余热。”邹国兴认真的说,“志愿”二字在汉语中都有“心”,唯有爱心、用心去做才能做到。“我虽然已经退休了,当仍然想为社会做点事。”他告诉记者,由于身体的原因,有时候的确会感觉疲惫,但一想到能为青奥会做贡献,自己就很满足。“如果身体允许,我会继续在志愿服务岗位上做下去。”他说,只要生命不息,自己的志愿服务就不会停止。
原标题: 最美青奥志愿者邹国兴:生命不息 志愿服务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