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需求致地下空间非法出租屡禁不止 暗藏隐患
近来,随着城市建设不断扩张,人们对地下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但记者近期走访发现,庞大的“地下城”所隐藏的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专家认为,规范地下空间需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既要严厉整治违建地下空间,也要在规划中现实考虑需求,发挥地下空间的资源优势。
隐忧:“地下城”暗藏隐患
由民防部门管理的人防工程、由住建部门管理的地下储藏空间和地下室均属于地下空间的范畴。北京市地下空间综治办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底,北京共有地下空间37633处,其中7251处、690万平方米用于居住,总人数为22.66万。
2011年修订的《北京市人民防空工程和普通地下室安全使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禁止将违建或规划用途为非居住的地下空间出租。但记者在2015年上半年走访时发现,一些地下空间违法租住情况不容乐观,安全隐患大、居住条件恶劣、管理混乱等问题突出。
在海淀区碧森里小区地下空间,每层出租房多达300余间,既有面积较大(20平方米以上)的“套间”,也有只能容纳一张单人床的隔断间;在位于繁华地段的东城区崇文门新景家园记者发现,该社区3万多平方米的地下空间本应为设备间,但部分空间在层层转包后被隔成600多间小隔断出租,常年居住1000多人……
调查中记者发现,北京非法出租的地下空间大都无窗无通风,房间木板、家具等潮湿霉变、异味严重,通常几百人共用一个卫生间、一个淋浴喷头,极易传播疾病;一些地下空间管理者为牟取暴利,用木板打成狭小隔断出租,违反了《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
8月12日,记者再次来到新景家园,目前该小区地下室租住人员几乎已经全部被清走,一些地下室入口处大门紧闭,只有东侧7号楼地下室亮着灯。“10月之后才可以办理入住。”一位包租者告诉记者。多位附近居民反映,大概一周前,租住在地下室的住户被大规模清走。小区外,“坚决消除群租房及地下空间各类安全隐患”的条幅被摆在醒目位置。
矛盾:高需求致地下空间非法出租屡禁不止
记者梳理发现,此前地下空间违法违规使用曾引发安全事故:2014年,西城区槐柏树街南里小区地下空间非法出租引发火灾烧死2人;同年7月,朝阳区爱这城甲2号院地下空间非法出租引发火灾致多人受伤;2015年1月,石景山区政府在麻峪北街查封由废鱼塘改建的170多间地下违建出租房,整个地下空间仅一条宽约4米的隧道通向地面。
地下室违规出租易导致事故,却为何屡禁不止?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杜立群指出,大部分租住在地下空间的群体属于“非正规就业群体”,如何解决这类人群居住问题实际上还没有纳入城市建设和规划考虑范畴中。“北京的高房价让约800万在京非户籍常住人口及短期流动人口望而却步,而地下空间租金只有当地房屋租金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且区位交通便利,市场需求之大可想而知。”
北京市民防局局长刘宝杰在此前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随着城市不断扩张,人们对地下空间需求与日俱增,北京人防工程以每年超150万平方米的建设规模不断增长。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利益驱使也是地下空间非法出租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一位包租者告诉记者,同地段、同面积的地下出租屋收益远高于地下车位。“新景家园一间地下出租屋每月租金1500元至2000元,基本相当于该社区地下车位半年的租金。”
记者了解到,地下室用于出租的租金也明显高于仓储或其他用途收益,即便层层转租,也有不小的获利空间。
出路:“疏堵结合、标本兼治”规范地下空间出租
记者从北京市民防部门了解到,去年下半年,北京市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地下空间综合整治。数据显示,自2014年10月以来,本市新完成地下空间整治353处、32.5万平方米。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还将继续开展地下空间综合整治工作。
受访专家指出,数量庞大的低端就业人口收入水平较低,这与高昂房价在短期内难以调和,因此综合整治工作要避免“一刀切”,既要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违建地下空间坚决清理拆除、坚决腾退租住人员、坚决解除转租关系,也要在规划中现实考虑低端就业人口需求,发挥地下空间的资源优势。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陆杰华建议,针对地下空间出租,政府可按照“安全、可居、成本适度”的原则统一制定消防、卫生、水电等生活设施的标准,结合城市规划和性质用途探索各类地下空间合理经营使用办法,在安全可控前提下发挥地下空间的资源优势,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杜立群认为,应把解决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居住问题纳入医院、学校、住宅等城市建设和规划的范畴中,让外来务工人员有栖身之处。
此外,专家建议针对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应完善法规建设。“可以借鉴2014年施行的《上海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条例》,出台有关‘规范北京地下空间使用行为’的管理条例,确保地下空间规划合理、建设合法、使用合规。”杜立群说。(参与采写:金叶)
原标题:高需求致地下空间非法出租屡禁不止暗藏隐患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