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为您解读雪后扬城生活 扬州全年238个"蓝天"

22.01.2016  11:40

  中国江苏网1月22日讯 昨天,盼望许久的一场大雪把扬城妆点得格外美丽,但大雪同时也给市民生活带来了各种影响。一场大雪过后,给市民带来了哪些麻烦?各有关部门应对大雪都有哪些行动?我市各部门相继公布了雪情发生后的“应急报告”,本报就用大数据为您解读雪后的城市运转情况。

  【事故】

  一天20人撞车摔伤

  求助120

  “今天的救助病例,基本是以车祸和外伤为主。急救人员也比平时忙很多。”市120急救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昨天因受降温和降雪天气影响,我市多路面较为湿滑,外伤患者也有所增多。根据初步统计,截至昨天下午5点整,市120急救中心为30位市民提供救助。其中,因撞车、摔倒等原因引发的外伤救助人数,达到20人,同比平时呈现上升趋势。因此,市120急救中心提醒广大车主和市民,无论是驾车还是骑车步行,都需注意雪天路滑。

  110接到车祸报警173起

  记者昨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获悉,从昨天早上7点到下午4点的8个小时里,市区共接到车祸报警电话173起。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报警数据比平时略有增长,这和下雪有一定的关系。但发生车祸的增幅却很小,这说明车主在雪天开车越来越小心。

  而与以往相比,同一时间段的出险电话基本持平。但与前一天160起相比,昨天一天的出险数据增加了13起。

  消防部门共接警出动6次

  昨天下午,记者从我市119指挥中心获悉,从前天晚上11点到昨天下午3点,我市消防部门共接警出动6次。其中,因雪情引发的火灾4起,抢险救援2起,共出动警力48人次,出动车辆11辆,抢救被困人员两名,疏散被困人员14名。

  雪天路滑

  车险猛增121起

  记者昨从我市各财险公司统计发现,与平时相比,昨天因为雪天路滑,扬州市区出险报损总数高达600起,比平时猛增了121起。其中,上班早高峰事故发生量占了四成,不过并未发生伤亡事件。

  【供应】

  扬州下雪天

  迎来用电最高峰

  昨天,扬州普降大雪以后,不仅气温骤降,用电量也创下新高。扬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昨天扬州市最高用电负荷已达347.7千瓦。不过,由于我市持续进行电网改造,市区未因大雪发生一起跳闸现象。

  为保证重要客户和居民生活用电,供电部门已组织专业人员,对市区所有变电站、高压线路、户外环网柜等供电设施,开展防寒防冻巡视检查同时,增加夜巡、特巡次数。供电部门提醒,抢修人员现已24小时待命,如果市民遇到电力故障,可以拨打95598抢修电话,抢修人员将在45分钟以内赶到现场。

  日供生活用水首次下降2万吨

  根据市自来水公司统计发现,截至昨天下午5点,市区日供生活用水量虽然保持在50万吨左右。但确比平时下降了2万吨。相关工作人员分析认为,这与雪天洗车点停洗车辆有直接关系外,天冷也导致家庭洗澡用水和洗衣用水的同步减少。尽管如此,但市区未未接到一起报修电话。

  一天用气量猛增至70万立方米

  冬季寒潮来临,用气供暖量都将猛增。我市中燃32万用户,昨天一天的用气量迅猛逼近70万立方米。此外,关于低温造成的咨询或报修尚不明显。因为我市针对加气站、燃气管道等设备,都有相应的保供预案。因此,供气量可满足市民正常使用。

  【交通】

  3500名环卫工凌晨4点上路除雪

  针对突然到来的雪天气候,市环卫部门制定了除雪防冻方案,我市3500多名环卫工昨天凌晨4点全部上路清扫积雪,在7点半之前确保了市区扬子江路、邗江路、万福路、文昌路等主干道无积雪,目前全市环卫工仍24小时待命。

  雪天60辆预备公交车随时上路

  昨天的大雪,对市区公交车运行影响并不大。如何应对下面连续出现的雨雪冰冻天气呢?市公交集团负责营运的负责人表示,公交公司针对恶劣天气已经制定了安全营运预案,特别是人与车,昨天在线的1200多辆公交车营运正常。此外,为避免雨雪恶劣天气客流积压出现“大间隔”,我市还安排了60多辆预备公交车、预备人员随时待命,一旦出现突发情况,立即充实到主要线路中去,保证把乘客运送到目的地。

  昨晨发往苏南26辆班车停运

  老百姓的出行有没有受到影响呢?昨天下午,记者前往西部客运枢纽发现,昨天早晨发往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太仓、昆山、江阴、张家港、南京南等地共计26辆班车先后停运。此外,由于昨天大雪造成的冰冻,导致客运车速行进缓慢,造成大量班车晚点。

  其中,晚点班车时间达半小时,不少班车直到昨天9点以后,才逐步恢复正常运行。据悉,为不影响乘客的出行,西部客运枢纽昨天采用了并班方式,成功让所有乘客能够顺利乘上离开扬州的班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