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 力争五年有现实模样

13.10.2016  15:06

  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扬州市第七次党代会确定的未来五年扬州重点抓好的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10件大事之一。10月10日,扬州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这也是新一届市委常委会的第一次集体调研。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省委最新要求,进一步完善规划,抓紧推进一批关键工程,不等不靠、真抓实干,加快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力争五年有现实模样、十年基本建成。
  调研中,谢正义一行先乘车视察了环邵伯湖大道和邵伯湖切滩工程建设情况,随后坐船视察了高邮湖。在船上,谢正义主持召开调研座谈会,听取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建设方案及推进情况,以及相关县(市、区)和部门情况汇报。根据规划,江淮生态大走廊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带一廊”,“一带”为沿京杭大运河、高水河、芒稻河、廖家沟、夹江及周边湖泊水系、湿地形成的生态带;“一廊”为沿潼河、三阳河、新通扬运河、夹江形成的清水走廊,总面积为1800平方公里。
  谢正义指出,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是扬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省委最新要求的核心工程、龙头工程、战略工程,是扬州绿色发展、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着扬州从沿江地区“一体两翼”向沿江沿河联动发展转变,从“瘦西湖时代”走向“高邮湖、邵伯湖时代”,挺起绿色发展的脊梁;也是扬州服务服从于全国全省发展大局的需要。随着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全面通水、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基础完成、233省道建成通车等,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有了较好的基础、条件与开端,同时,这一工程本身也具有重大政策争取的机遇和空间,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到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重大意义。
  谢正义要求,要进一步完善规划,抓紧推进一批关键工程。重点是大力实施好良好湖泊的保护工程,将其作为规划建设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先导工程,全力推动高邮湖争创国家良好湖泊,宝应湖、邵伯湖纳入国家良好湖泊试点,并实施好“5个3工程”,即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3公里范围内退耕、退渔、退养,还湖、还湿地、还林,每年还湖面积不少于3万亩;像城市建设“开城先开路”一样,规划实施好环湖大道、连湖大道建设工程,打通建设路径,拉开发展框架;立即规划实施沿湖、沿河、沿路植树造林工程;规划建设若干个生态中心,并为旅游项目的建设预留空间;加快实施污水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重点实施包括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砂石厂的搬迁等在内的环境风险专项整治工程;高标准加快建设“七河八岛”、“三河六岸”、廖家沟城市中央公园等原点地区的生态中心建设,以及整个区域内部的旅游节点建设,努力打造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的先导区和示范区;规划发展旅游、养老、绿色新能源等绿色产业。
  谢正义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迅速成立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专家小组和宣传小组,形成建设合力。要完善建设方案,分解具体项目,明确工作进度,落实工作责任,把宏伟蓝图变为一个个任务清单和时间表、路线图。要创新体制机制,拓展投融资、生态补偿等建设路径。要尽最大可能向上汇报,争取将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列入国家和省重大项目规划,获得政策资金支持。“一打纲领不如一个行动”,全市上下既要有决心也要有能力,更要有耐心和毅力,不等不靠、会“喊”会“要”、真干实干、说到做到,抢抓重要发展机遇期,全力推进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力争五年有现实模样、十年基本建成,努力为子孙后代和城市发展积累最重要财富、做出最大贡献。
  扬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张爱军对进一步完善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规划及推进过程中建设顺序安排、协调流域共建共享机制、立法机制跟上、政府投入与社会参与、市县两级财力、与国家长江经济带衔接等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