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第一园"瞻园迎大修 以"修旧如旧"为原则

04.12.2014  13:30

  这两天路过瞻园路瞻园门口的读者会发现,瞻园入口处,也就是挂着“金陵第一园”的大门搭起了脚手架,罩上了“绿外衣”,正进行抢修。记者昨天从南京市文广新局了解到,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瞻园迎来新一轮大修,而相关的历史陈列也将进行提升。

  尚存多进古建筑

  瞻园被誉为“金陵第一园”,最早是明代开国功臣、魏国公徐达的府邸。有明一代,一直由徐氏子孙在此居住。入清以后。瞻园先后成为江宁布政使司衙署、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行宫、太平天国西王府、幼西王府。

  民国以后,瞻园又先后作为江苏省省长公署、国民政府内政部使用。1957年,瞻园被划为太平天国历史纪念馆,如今,已经全面对游人开放。乾隆皇帝南巡来到南京时,曾慕名来到瞻园游览,在此驻跸,并亲书“瞻园”二字赐之。

  记者了解到,目前瞻园内依然保留清江宁布政使司衙署古建筑群,尚存影壁、大门、仪门、大堂、后堂、二堂、堂楼等建筑。瞻园园林部分的静妙堂也是古建筑。

  夏天漏雨 屋脊坍塌

  由于历史悠久,瞻园的古建筑大多年久失修,瞻园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江宁布政使司衙署的大堂、后堂如今作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陈列厅使用,由于年代久远,老房子建筑构件朽烂,屋顶渗漏,夏天会发生漏雨的情况,且特别严重,对文物构成了一定威胁,游客对此也很有意见。

  南京市文广新局文物处吴靖处长透露,目前正在维修的是瞻园大门。青奥会前,一场大雨中,有140年历史的瞻园大门出了状况,门楼上的一条主脊发生部分坍塌,幸好没有砸到人。由于有一定安全隐患,如今又是冬天,风很大,抢修势在必行。目前,工人正在对屋脊进行修补,对破损的黑色小瓦进行更换,工程预计于12月13日前完工。

  接下来,文物部门还将对其他古建筑进行维修,今年5月,国家文物局就通过了瞻园江宁布政使司衙署维修工程方案,由于方案还在进一步细化中,迟迟没有开工,“不管到时候怎么修,其最主要的原则当然是‘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采取‘最小干预’的原则,尽量保留原材料和原工艺!

  维修期间不会闭馆

  而十几年没有发生变化的太平天国历史陈列在此次修缮后也将进行提升,瞻园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的展陈是2000年左右做的,已经过去十几年了,不能反映太平天国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一些新发现的文物也没有及时展览出来。因此,借着此次修缮的机会,陈列的内容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记者了解到,瞻园修缮期间,不会闭馆。但江宁布政使司衙署建筑维修期间,则会暂时关闭。由于这些建筑是陈列的展厅,因此关闭后,展览的精华内容会搬到其他临展厅。

  在历史上,瞻园曾经历过多次维修。清同治四年(1865),相继担任江宁布政使的李宗羲和梅启照,主持了瞻园的第一、二期维修工程,恢复了瞻园因为战乱而被破坏的面貌。

  1960年,我国著名建筑学者、东南大学刘敦桢教授主持制定瞻园总体规划,重修瞻园,将瞻园园林分为南北两个景区,留下了神来之笔的假山作品,使得瞻园从此跻身中国名园之列。正因为有多次成功的重修例子在前,此次瞻园维修也受到了文物界的高度关注。

  链接

  瞻园始建于明代初年,最初为徐达魏国公府邸。清代,徐达王府改成江宁布政使司衙署,在当时是南京地区仅次于“两江总督署”的第二大官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基本保存完好、形制完整的清代布政使司衙署建筑群。

  两百多年期间,先后有147任江宁布政使(相当于省长)在瞻园为官施政,其中又产生了60多位巡抚、40多位总督及尚书、4位钦差大臣和4位大学士。林则徐就曾经在瞻园办公。 (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