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珏院士南大回应"钱学森之问":创新能力要从小抓起

18.11.2015  23:09

  新华报业网讯  “中国教育改革最有希望的是从家长开始,5岁开始就要在孩子脑子里搭‘房子’模型,到大学再培养学生创新已经来不及了,一些基本重要概念的直觉已经形成。”新中国第一位女博士、首批工程院院士、曾担任教育部副部长达十年的韦珏今天来到南京大学,结合自己对中国教育数十年的研究探索,从神经教育学角度回应“钱学森之问”。

  韦珏说,创新绝不是少数天才专利。她引用一项对1910年以后出生在加州的一批儿童的实证研究,这批儿童IQ在135-200之间,但属于高水平创新的只有3人,许多研究都现实高水平创新的人群平均IQ都在120左右,创新思维和智商高不是一样的心智模式。“现在很多人喜欢看‘最强大脑’等综艺节目,但那只是娱乐,跟创新并没有直接关系,普通创新是所有人都可以具有的能力。

  那么如何让普通人获得创新能力?韦珏认为,并非语文、数学都得一百分的人就能创新,创新过程不是逻辑过程,而是直觉。 “为什么李白醉酒能写出诗歌?必须让基本概念的理解放入潜意识,即不受当时意识控制的直觉。”韦珏说,研究表明,很多创新都是一种“无意识”,shogi(日本将棋)专业棋手在下棋时候,和业余棋手的脑反应不一样,楔前叶和尾核组成的回路会自动激活,看到棋谱马上调动,而不是琢磨半天。

  人是一步步发展的,创新的基础更是要从小打起。科学家对一批小孩做过脑发展研究,不同脑区回路决定不同行为,在不同阶段发展完成。“什么时候给他什么样的教育,给他什么样基本概念都是讲规律的。0到3岁小孩背《三字经》绝对不符合规律。”韦珏认为,“科学基本概念要从小形成,否则错误的概念会一再强化,因为所有的长期记忆都有蛋白结构,基本上拿不掉,等于把他创新的路堵住了。”她痛心地表示,2000年教改取消了小学1、2年级的“科学课”,这对科学教育的缺失是无法弥补的伤害,希望今年在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能重新启动小学的科学教育。

  韦珏说,中国教育改革最有希望的是从家长开始。0到3岁,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情绪控制会最终形成。2岁以前不主张用iPad,看电视别把小孩放边上,跟吸二手烟一样。最晚从5岁开始,就要给孩子搭建概念结构的“房子”,这样才能在混乱的环境下一下子找到问题的本质,然后才谈得上创新。“如果脑子里本来就是一锅粥,到大学里再强迫他去创新,几乎是不可能的。未来大学挑选创新人才,或许可以由教育家和科学家组成评估组,创新能力可以用大脑实验来评估,看重要概念有没有变成直觉。

  想让正确基本概念进入“潜意识”,并不容易。韦珏说,其实最难教的就是概念,这主要靠“”中学,但一些学校以及早教机构提倡的“”并不是正确的“”。韦珏举了个例子,曹冲称象和阿基米德称皇冠,理论本质是一样的,为什么阿基米德变成了定理,曹冲只是个神童故事?因为缺乏“密度”的前概念。“我们不少小学甚至初中课本,教‘密度’概念时,让孩子把橡皮泥打扁了,看橡皮泥浮起来了。这是玩,但却给孩子一个错误的概念,就是形状决定沉浮。法国人怎么教小孩‘密度’?他们先将一根火柴棒和铁钉丢到水里,然后问为什么火柴棒浮起来?小孩说铁钉粗。老师马上又拿出个绣花针,比火柴还细的绣花针却沉下去了。小孩最终明白密度的概念。还有美国家长会让孩子按照形状、生熟、味道分辨水果,让孩子懂得分类去感知世界。我们不能只学人家‘玩’的表象,而是要学本质,通过大量的‘玩’来锻炼科学概念,死记硬背不是学习。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频萍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