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祥: 匠人心做良心秤

06.03.2020  14:12

  图为陈永祥制秤。朱其摄

  工匠名片

  姓名:陈永祥

  性别:男

  年龄:75岁

  职务:斜桥老街秤店经营者

  推荐理由:坚守杆秤制作技艺近60载。

  曾获荣誉:杆秤制作技艺靖江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匠人之语:做秤也是做良心。

  曾几何时,杆秤是商品流通的主要度量工具,一桩桩交易在秤砣与秤杆的起伏间达成,世间物件因此有了衡量的标准,制秤工也有了“百工之首”的美称。在斜桥老街,制秤匠人陈永祥坚守制秤技艺近60载,用悠悠岁月挑起人间生计与天地良心。

  陈永祥这辈共有兄弟姐妹6人,排行老三的他是家中的长子。16岁时,为了补贴家用,陈永祥跟随姐夫唐永和学习制秤手艺。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唐永和是我市制秤行内有名的师傅。那个年代,学手艺全凭口传心授,徒弟只能跟着师傅边看边学边悟。伶俐好学的陈永祥在半个月时间里,摸索出了锉刀口这项最基本手艺的门道。其后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一心一意跟着师傅不断打磨每个细节步骤,习得杆秤制作的精髓,正式“出师”。

  此时恰逢县里成立秤砣厂,唐永和、陈永祥师徒俩进厂成为工人。即便如此,附近邻居家要购买杆秤,或是有秤要修,总是第一时间想到陈永祥。就这样,在厂里工作的20多年时间里,陈永祥的制秤手艺一直没有生疏。

  1997年,52岁的陈永祥从厂里内退,一下子闲了下来。思前想后,他打算重拾老本行,开家秤店。

  在那个年代,想要开秤店,第一步是要办理计量行业的经营许可证。于是,52岁的陈永祥前往技术监督局,参加了一场“现场测试”,测试内容就是现场制作一杆秤。陈永祥胸有成竹,从木材加工开始,仅花了三个小时就做出了一把15公斤的杆秤。细致的手工和精确的度量让办证人员啧啧称赞,并执意要花钱买下这杆秤。就这样,陈永祥拿到了经营许可证,在斜桥中街上租了间14平米的小店面,开起了杆秤店。

  每天清早,陈永祥总是早早到店,推开吱吱呀呀的门板,在窗口挂出两杆秤来,开始一天的活计。

  做秤是需要静心凝神的精细活。做一杆好秤首要是选材,陈永祥一般选用桐超木,这种木头能保证做出来的秤不走样、不变形。随后便是刨秤杆,这是制秤手艺人最重要的基本功。细细的一杆,前粗后细,需用小刨刀手工慢慢刨圆,稍不小心便有可能刨折。刨好的秤杆正面要直,反面要略“”,还要用砂轮、刀砖进行四道打磨工序,光洁滑溜后再抹上石灰水染色。

  秤杆制作完成后,就到了最核心的固定刀口和机心工序。在定好零线后,用步弓从秤杆大头量七等分半定刀口位置。这刀口是整个杆秤的核心,直接影响整个杆秤的灵敏度。

  核心找定,便到了最繁琐的钉星工序,“”是用来间隔杆秤上最小度量单位的标识,杆秤上的数字也需要用“”来呈现。上了年岁的陈永祥架着眼镜,先用小钻打眼,再往眼中钉入铝丝或铜丝,即成为一颗“”。以一杆10公斤的杆秤为例,秤杆上的“”就要超300个。钉星完成后,以胭脂石磨“”,至手感光滑,再在秤杆上抹一遍油,一杆秤才算大功告成。

  有人说,杆秤虽小,却一头挑着人间生计,一头担着天地良心。杆秤是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在陈永祥心中,做秤也是做良心。用他的话说:秤准了,心才能准,品德才能准。在陈永祥做过的秤里,最小的一杆单位刻度需精确到一钱(即5g),而最大的一杆则能称起600斤的大树。从毫厘到千斤,陈永祥恪守每一颗“”都要用良心与责任心锚定。

  如今,在陈永祥秤店的墙壁上,挂满了不少杆秤,秤上落着的薄灰表明销量已不复当年。陈永祥说,随着电子秤的普及,现在杆秤生意并不好做。大部分买秤人都是为家中办事图个“称心如意”的彩头。

  比起零落的生意,陈永祥心头更记挂的是制秤手艺的传承。“一把15公斤的秤,我现在得花半天时间做,但只能卖到几十块钱,工序繁、利润薄,不怪年轻人不愿学这门手艺。”但他相信,总会有人会如他一样继续坚守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