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箬阳乡中心小学:一所高山小学的足球梦
箬阳乡中心小学在浙江金华一座海拔800米的山上,66名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他们将足球踢出了高山,也因此拥有了自信——
一所高山小学的足球梦
足球,没想到孩子们会踢出了高山,踢出了名堂。
3月底,中国教育报记者一行从浙江金华市区驱车两个多小时,经过一条崎岖的盘山公路,来到箬阳乡中心小学。
刚走进校门,就看见一块塑胶足球场。校长陈晖说,就是在这块只有篮球场大小的场地上,孩子们追逐着足球梦,并获得了许多荣誉:2013年获金华市婺城区第三届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亚军;2014年获“希望杯”浙江省校园足球联赛二等奖;2014年7月,师生代表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足球节目《豪门盛宴》直播……
一所高山上的小学,足球运动何以开展得红红火火?
一位山村校长的执着信念
箬阳乡,地处金华市一座海拔800米的高山上,被称为“小西藏”。站在箬阳中心小学操场往下瞭望,映入眼帘的是半山腰的云雾和随风涌起的层层竹海。
箬阳中心小学现有11位教师和66名学生,教师平均年龄47岁,90%学生是留守儿童。2011年,陈晖刚来箬阳乡中心小学时,这里的孩子给他最深的印象是:怕见人、不自信、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不强。“有时候找学生谈话,孩子根本不敢看你,低着头,脸涨得通红,半天也不敢应一声。”陈晖说,那段时间想得最多的就是一定要找个法子,把孩子们这种状态改变过来。
一次,城里两所学校的教师来箬阳“送教”。其中一堂体育课,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踢足球,玩得很开心,那灿烂的笑脸、响彻校园的笑声让陈晖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于是,酷爱足球的陈晖,在心里渐渐萌发了开展足球运动的念头。
陈晖认为,足球能让孩子们在游戏规则中知道什么是自律,在刻苦训练中懂得什么是坚持,在激烈竞争中明白什么是拼搏。开展足球运动,既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很好地解决寄宿学生的课余问题,也能为师生提供一个容易亲近的交流平台。
一次偶然机会,让他把这一想法很快变成了现实。“2011年下半年,金华市婺城区筹办第一届校园足球联赛,主办方打来电话问要不要报名。我查了下,学校之前10年什么荣誉都没有得过,也算是‘利益驱使’吧,就硬着头皮报了名。”陈晖说。
“没有装备、没有器材、没有训练场地,也得不到家长支持。”但是,当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足球时,他们就被这项富有激情的运动吸引了,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这让陈晖更加坚定了要让更多学生参与到快乐足球中来的想法。他从学校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部分,用于足球队训练。“没有鞋子,孩子们赤脚踢也无所谓;没有场地就练颠球,雨天在室内练头球,周末找块空地一踢就是一整天。”没有教练,陈晖就“厚着脸皮”自己上马,网络视频“现学现卖”。
当陈晖带队参加婺城区第一届中小学足球联赛时,他有些懊恼。“和城里的孩子比,我们的足球队员真有点自惭形秽,没有球衣、没有球鞋,体格就更不用说了,有人说我领着一群‘小鸡’似的,被戏称为‘游击队’。”陈晖笑着说,“那次比赛我们队员是吃牌最多的,因为没有专业教练,孩子们不懂比赛规则,更不懂传接球配合,一比赛就乱了套,想怎么踢就怎么踢。”
但比赛结果让陈晖很意外,学校竟然没有垫底。而且,面对城区大学校足球队时,孩子们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精神也深深打动了他。回来的路上,队员们欢呼雀跃,一个个打开了话匣子。看着孩子们聊着比赛的乐趣,陈晖更加坚定了开展足球运动的想法。
之后,箬阳中心小学足球队成绩越来越好,名气也越来越大,受到社会关注,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在原婺城区区委书记陈晓的支持下,学校对操场进行了改造。原来那个集足球场、篮球场、田径场于一身的坑坑洼洼的水泥地如今已经铺上了塑胶,就算光脚踢球,孩子们也不容易受伤了。金华市体育局局长卢云霄代表市体育局送来体育装备及2万元足球项目支持资金。媒体和爱心团体也接踵而至。
更让陈晖高兴的是,箬阳中心小学搭上了教师流动的“顺风车”。“以前,学校体育课没有专任教师,自从省里推行教师城乡流动机制以后,学校就来了专职体育支教教师。”陈晖说,“师资的到位,让足球运动在学校全面开展成为了现实。”
如今,在这里,足球成了“全民”运动,每个孩子都会踢上两脚,而且走出了两支远近闻名的足球队,还培养了近70名优秀足球队员。
一位父亲的爱心助教
43岁的滕昌盛是金华公交公司的一名调度员,年轻时就非常喜欢踢球,现在依然是个狂热的球迷。他手把手训练出的儿子滕凯波,10岁就转学进了恒大足球学校,现在由西班牙皇马教练团队亲自执教。或许是对于足球的热爱或是对儿子的思念,当他从报纸上得知箬阳中心小学开展足球运动缺球场缺装备缺教练时,他瞬间就做出了决定:“我可以去教他们!”他在自荐时说:“我们的足球,需要大家一起来做一些普及工作。”
2012年11月,滕昌盛开始了他的“万里助教足球之路”。家—公司—箬阳,一次来回要辗转上百公里。从此,滕昌盛一头忙着工作,一头顾着箬阳的孩子,不论雨雪寒暑,两年来每月不定期地进大山义务支教,粗粗算来至今已不下百次了。
2013年12月23日,星期一,滕昌盛进山的日子。
清晨5点,滕昌盛赶到公司,做完调度工作。
上午8点多,滕昌盛坐上公交车,前往去箬阳的中转站——安地镇。在安地,滕昌盛匆匆吃了碗面,就乘公交车赶往终点站箬阳。下午1点,“滕教练来喽!滕教练来喽!”还没进校门,孩子们就兴奋地跑来迎接。
“你们注意沈瑞宏的脚面。”“你们可以学一下沈瑞宏,注意隐藏进攻意图。”在滕昌盛的鼓励下,队员沈瑞宏不时露出腼腆的笑容,队员们在球场上的拼抢也变得更加积极。
“能够遇到滕教练,我们真是太有运气了!他技术很好,对我们很用心。”四年级学生陈伟健说。
“原本,孩子们只会追着球跑,跑位和脚法都不懂,现在已经能踢出配合和节奏了。”陈晖感慨道。
15:00,箬阳开往市区的末班车发车,滕昌盛不得不返程了。与花在路上的时间相比,滕昌盛觉得和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实在太短了。有一次,在学校进行对抗训练,滕昌盛重重地滑倒在地上,但他像没事人一样,爬起后,继续示范盘带、过人的动作。末班车来了,他向陈晖要了3贴止痛膏,匆匆贴上就走了。谁也没想到,那一跤摔得很重,回去以后,滕昌盛很多天都没法正常走路。
一群山里孩子的美丽蜕变
从箬阳中心小学走出来的余创辰很幸运,在箬阳土生土长的他,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去金华五中就读。金华五中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名校,五中有足球特色项目,也是金华市的足球定点学校。
如果没有足球,余创辰或许也会和村里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到安地镇读初中,然后报考重点高中,等着百里挑一。而今,足球带着他走出了祖辈们生活的大山,走进了市区很多小学生都梦想升入的学校。
四年级的陈伟健比同龄人的身高矮了一截。“论身体硬件,他实在不是一块踢足球的料。体格偏瘦,还经常感冒。”陈晖说。陈伟健在当地是属于比较“野”的孩子,进入校队前是班上的“捣蛋分子”。可是现在,身为足球队主力的他没这闲工夫了,除了上课,就是苦练球技,在多次比赛中他都为球队立下汗马功劳。
“足球让孩子们改变了很多,上课更专注了,学习也更自信了,学习习惯更好了。”陈伟健的班主任戴法军老师高兴地说。
足球带来的荣誉感,陈伟健深有体会,有一件事让他一直开心不已:“以前,我下山拜年,城里的表兄弟都看不起我,还叫我‘山里毛虫’。后来参加了足球队,夺得了婺城区亚军,他们都很崇拜我,还让我签名!”说完他笑了,露出两颗白白的小虎牙。陈晖说,以前弱不禁风的小伟健,现在一口气能跑3公里。
沈瑞宏的父母在义乌打工,每年就春节回来一次,他平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在学校,沈瑞宏是出了名的“闷葫芦”,几次足球训练之后,他和老师同学的交流多了,胆子也大了起来。对于沈瑞宏性格的改变,父亲沈德生深有体会。“以前问他十句话,他也不愿意回答你一句,我很担心他内向害羞的性格。现在瑞宏可不一样了,在比赛中他能大声地招呼队友,完全是另外一种形象。”沈德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是足球给孩子带来了自信。”
现在,沈瑞宏和学校足球队的李国豪、陈伟健、傅晓青(女)已经被招进了杭州市体育中心青少年足球培训队,而他们就读的学校就是连很多杭州人也羡慕的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附属小学,这是他们以前做梦也不会想到的。
在这几年校园足球开展中,陈晖体会最深的还是要注重校园足球文化建设,以足球为载体,倡导以球健体、以球益智、以球陶情、以球促劳,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使校园足球成为学校一大育人特色。
“过几年以后,箬阳中心小学的足球队或许将不复存在,因为现在学校已经没有了新的生源。”主持工作的婺城区教育局副局长潘明宝说,“但是,箬阳中心小学的足球精神是婺城教育永恒的财富。”
一个足球,一群孩子的梦想。足球给留守儿童带来了快乐、自信和希望,给山里孩子开辟了一条通往山外的路! (记者 陈志伟 朱振岳 通讯员 章启东)